首页说说签名励志日记周记读后感名言语录格言
首页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点击: 时间:2024-02-26 16:36:33

第1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会背诵第四自然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理解词语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VCD光盘、录像机。

五、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七课(指课题,学生齐读),大家初读了课文,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能说说这篇课文给你整体的感觉是什么呢?(板书:美丽、富饶)

2、交代任务

那么,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层次分明、具体地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重点,以读为主,来理解课文二~七自然段。

[点评:有目的地组织复习,激活了学生相关已知,为即将进行的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同时,简练的导入渗透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能读书、主动发展。

快速自由读二——六自然段,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个自然段?

1、导学,自读感悟。(学生自主定向,按多数同学意见)

师:老师和多数同学一样,最喜欢第四自然段,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点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教学的根本点和立足点,向这样按学生的“要求”设计教学、调控课堂,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员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本领。]

(1)按照学习一个自然段的方法读这一自然段,然后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抓重点词语谈谈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理解。

①当学生谈到第二句话“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时,屏幕出示书中插图,找一生到前面指图说说分别说的是那些鱼,然后让学生再仔细观察图画,并充分展开想象,说说书中没有写到的鱼的样子是怎样奇特,姿态是怎样优美的。

②帮助学生理解“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A、“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 句话是什么意思?

B、从哪里可以看出鱼多?(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回答)

C、看录象欣赏画面。(进一步感受鱼多)

D、看完这段录象后,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3)根据自己的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4)指名读(师适当加以点拨、范读)

(5)领悟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理解这段内容的?

[点评:在上述环节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看看、读读、说说中,感悟课文内容。教师利用“图白”和“文白”启发学生想象,再度调动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西沙群岛、热爱祖国的情感教育。同时,把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既积累了规范语言,又培养了语感,并且为下阶段的“放”打下了基础。]

2、自学,自读运用。

(1)(屏幕出示读书要求)按照学习第四自然段的方法,读自己喜欢的那个自然段,并练习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写哪儿的什么、怎么样。

(2)组内交流。

(3)自学汇报,形式自选(朗读、讲故事、表演)

[点评:第二、三、五、六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大同小异,运用迁移规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归纳、去发现、去感悟。]

(4)小结过渡:西沙群岛是如此的美丽和富饶,那么岛上的英雄儿女们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齐读第七自然段。

(5)总结(看板书):这篇课文作者先概括地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然后按照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抓住事物的颜色、形态、动作等特点,具体地写出了西沙群岛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最后又概括地写出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6)质疑: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7)评价课文,谈收获。

[点评:这是一个消化吸收为我所用的过程,重在培养学文的能力。目的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其创新的意识。]

(三)自主练习、巩固提高。

1、 屏幕出示练习题(学生可任选一题)

(1)试从颜色、外形、动作等方 面抓特点说说你喜欢的动物

(2)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先用一句话概括地说出这种事物的特点,再用几句话具体说明这个特点。例如:广场的花坛里开满了各种鲜艳的花。

(3)背诵第四自然段。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点评: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水平不同,练习题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2、学生自练,然后小组交流。

3、典型汇报。

(四)拓展运用,创造想象。

1、导语:同学们,《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老师不知教过多少遍了,每当教这一课时,老师就会想起那首美丽动听的歌,大家想知道是什么歌吗?(播放: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2、作业:

(1)今日的西沙群岛是美丽的富饶的,那么明日的西沙群岛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课后老师希望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明日的西沙群岛”为题写一篇日记,明天早晨晨会的时间我们一起来欣赏你的杰作!

(2)同时,感兴趣的同学可学唱这首歌。(伴随着歌声下课)

[点评:课后的导语和作业的设计富有创造性,既是知识的迁移、语言的积累,又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伴随着歌声下课,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使学生热爱西沙、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第2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6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认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读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3、认识课文中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会疑问句的读法;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拼音。

出示拼音卡片,多种形式认读。

Chang san song shu shui zui xiang bian que ba duan wan

二、导入新课。

1、 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伙伴,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课件显示动物图)

一个个出示,学生说出动物名称,认识动物。(公鸡 兔子 鸭子 孔雀 猴子 松鼠)

2、(课件添加树木花草等。)有一天,这些动物们来到了一块草地上,它们决定进行一场比赛,比什么呢?比尾巴(板书)齐读课题。

3、看题质疑:你从题目想知道些什么呢?

这些动物怎么比,结果怎样,今天老师就让大家来当一次评委。 评委不是好当的,下面先看看你们够不够资格,会认多少字。

三、初读课文。(评资格)

1、 自由读课文,了解动物们怎么比?

要求:读准字音,句子读正确。

2、检查生字。出示生字卡,多种形式认读。

3、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一读。

4、师评议资格优秀者。

四、再读课文。(评水平)

1、 指名读前3句,思考:这一轮比什么?怎么比?

2、 显示比尾巴情况。

3、 生看图回答,评议。(要求谈自己的看法,并讲明理由。)

4、 指导读问句。(注意语气上扬)

5、 比较自己的结果和课文中的结果有什么不同。(显示46句)再齐读。

6、 分男女进行问答游戏,巩固内容。

7、 评议高水平者。

五、探究自学。(评能力)

1、 自学第二轮比赛部分。(按第一部分方法自学。)

2、 检评自学情况。

3、 分组读课文。

4、 评议出能力强者。

(课间观看动物园片断,休息一分钟。)

六、开智练习。(评知识面)

1、 这些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 想想这些动物尾巴为什么不一样?你知道有什么作用吗?

(适当展示动物活动图。如猴子树枝翻滚,兔子草丛跳跃,松鼠林间玩耍

3、评议小知识库。

七、游戏巩固。(评实践操作)

1、 自我诵读课文,然后问答游戏。(同桌间男女对分组赛。)

2、 贴尾巴比赛。(课件显示没尾巴的动物和不同尾巴。)

要求:贴准位置和方向,贴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贴。

3、评比小巧手。

八、课堂总结。

1、 老师总结学习情况。

2、 共同评比本节课的优秀评委。

第3篇: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千里马等词语在生活中的引申义

2、积累和动物攸关的气象谚语

重难点:

1、 能够通过工具书、查阅资料等办法了解千里马等词语的其他含义。

2、 2、能够抓住自己喜欢的动物的 特点来写写出动物让人觉得新奇有趣后印象深刻的内容。

3、 课时划分: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1、 出示题目中的词语,让学生读读

2、 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中都有动物的名称)

3、 教师: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吗?

4、 教师导读,其实这些词语还有其他的比喻义。例如:千里马就是比喻有才能的人。

5、 引得学生借助资料和工具,了解其他词语的意思。

6、 集体反馈。

7、 补充练习:连一连

孺子牛 比喻没有骨气,摇尾巴乞怜的人

笑面虎 比喻在当地称王称霸、胡作非为的人

地头蛇 比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

丧家犬 比喻外表善良,实际是心狠手辣的人

二、 语海拾贝

1、 学生自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

2、 指名第一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好“焦、雷、响”等字

3、 大家一起读一读

4、 教师:同学们,这些都是通过动物预报天气的谚语。读了这些句子,你知道哪些动物都有预报天气的本领吗?他们又是怎么预报的呢?

5、 指名反馈

6、 拓展: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气象谚语?引得学生反馈他们手机的资料。

7、 再读句子,熟读成诵。

三、 点击成语

1、 教师出示成语“熟能生巧”。指导学生读一读

2、 指名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熟读了就能找到窍门)

3、 教师导读: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故事呢!生读故事,想一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

4、 学生自读短文

5、 指名反馈

6、 教师: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受到 了什么启发呢?只要勤学苦练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 自主阅读园地

1、 教师导读

2、 指名反馈

3、 教师:同学们,本文的作者不仅为我们介绍了可爱的绿毛龟,还流露了自己以及家人对绿毛龟的喜爱之情。请大家读书时读出感情

4、 集体反馈,指导朗读有关的词句

5、 教师小结: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他们都有的憨厚可掬,有的机灵活泼,有的姿态优雅,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他们吧

五、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二、词语接龙,说含动物的的成语

活动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同时进行竞赛,时间为一分钟。小组成员一个接一个说成语, 内说的与动物有关的参与最多的小组获胜。

三、积累歇后语

1、指名说一说收集到的和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2、教师出示常见的'和动物有关的歇后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1)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 牛鼻子穿环------让人牵着走

3) 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4) 兔子不吃窝边草---------留情(青)

5) 鲤鱼跳龙门--------高升

6) 蛇头上的苍蝇------自来的食

7) 马槽里伸个驴头------------多了一张嘴

8) 羊群里跑出个骆驼-----抖什么威风

9) 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10) 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

11) 狗逮老鼠猫看家------反常

12) 猪嘴里挖泥鳅--------死也挖不出来

3、再读,积累歇后语

四、 猜谜语

学生出谜面,同学们互相猜一猜。

五、 自由汇报

六、 布置作业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以及秋天里放风筝带给孩子们的乐趣。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又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里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分享,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品读课文,走到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出示课文题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把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现、质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了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点:一是在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时是挺高兴的,放风筝时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二是在读中质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三 细读深究,领悟情感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要求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自然段。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3)角色转换:如果是你在做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4)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

(5)(老师)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6)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课文。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呢?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放风筝的画面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想呢?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三自然段。

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课文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课文。

四 课堂练习

自学生字,交流方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练习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五 课外延伸

上网搜集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制作资料袋,放到班级园地里展示。

课后习题

1.选字填空。

托 拖 脱

(1)妈妈(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里。

(2)一个人用手(托)着风筝,另一个人牵着线。

(3)我摆(脱)了噩(è)梦的困扰。

(4)今天,我参加的是(托)球跑比赛。

2.选词填空。

精心 细心

(1)这道题如果你(细心)检查了,就不会错。

(2)我生病了,在妈妈(精心)的照料下,我很快就康复了。

希望 盼望

(3)我(希望)自己能在这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4)妈妈(盼望)我早日成为一名少先队员。

第5篇: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体会作者对黄河灵魂精魄的赞美;激发热爱祖国之情。

知识要求:

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摘录文章中的好词佳句。

能力要求:

想像黄河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场面;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知道黄河魂指的是什么;通过语言文字想像黄河壶口瀑布动人心魄的场面;积累好词佳句。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挂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陕西的宜川,山西的吉县之间,黄河的河面从五百米以上的宽度猛然收缩为五十米左右,河水骤然落下。形成了万里黄河最壮观的瀑布――壶口瀑布。今天我们一块来欣赏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不叫“壶口瀑布”而叫“黄河魂”呢?学了课文就明白了。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适当批注

三、 自学自学生字新词

1、 读生字

2、 理解词语

四、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理清层次结构。(小组讨论,全班发言)

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写壶口瀑布的大名,如雷贯耳。但实际如何?作者存有疑虑。

第二到五自然段集中描写壶口瀑布惊心动魄的气势。

第六、七自然段写作者的感受。

2、 重点学习第二部分内容(看录像或图片)

⑴请学生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我”来到壶口,感觉如何?

②你对壶口瀑布这一景观哪里最感兴趣,说说(自由发言)

点拨:在这几段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许多形象优美的词语,而且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把滚滚而来的黄河水比作千万条黄鳞巨龙把跌落深渊的水向上冲的样子比作强劲的龙卷风等等,读后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如身临其境。

⑵带感情读课文

3、 学习第三部分

⑴作者歌颂了壶口瀑布的什么精神?反复读第六自然段。自由发言,谈体会。

⑵为什么用黄河魂作题目?

老师归纳:壶口瀑布在黄河上,它的形成离不开黄河,离不开黄河的水,最主要的是壶口瀑布所表现出来的力量、精神、壮举和气概正是黄河水的灵魂的集中体现,这里的“魂”指的是黄河的胸怀、精神和气概。

⑶满怀感情读这部分课文。

第6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利奥波德及他的“土地道德”。

2.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把握文章的主旨,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明确“像山那样思考”的意义。

4.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加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文章的主旨,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明确“像山那样思考”的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加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图片,体会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二、作者介绍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理论家,长期从事林学和野生动物管理研究,被称为美国野生动物保护之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了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l949年出版的《沙乡年鉴》是其最重要的著作。书中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三、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查找生词。

2.借助工具书,理顺词义。

积累词语:

① 拾遗:①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如夜不闭户,道不拾遗。②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如拾遗补缺。

② 蜿蜒:①蛇类爬行的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③ 蠕动:像蚯蚓爬行的样子。

④ 饿殍:饿死的人。文中指饿死的鹿。

⑤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⑥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3.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四、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1-3)借助一声狼嗥而引起的反应,将深刻的生态伦理表达出来。

第二部分(4-9)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第三部分(10)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

2.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由是什么?

明确:是缘于人们对狼群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五、课文研读

1.文章开篇就是对狼嗥的特写,此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明确:“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的哀号,更是它用来反抗的号角。

2.面对这声狼嗥,留意它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明确:留意它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

“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

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3.对这些事物来说,狼嗥有怎样的意义。

明确:

鹿——死亡的警告

松林——混战与流血的预言

郊狼——得到残羹剩饭的允诺

牧牛人——银行赤字的坏兆头

猎人——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山——“客观地聆听”

4.这里运用了哪些修饰手法?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及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5.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明确:先是随波逐流,受社会大环境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

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触动。

6.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么?出现了什么情况?

明确:

(1)植被遭到破坏

(2)鹿群因缺少食物而大量饿死

(3)草原近期很难恢复

(4)水土流失严重,甚至们将失去未来

7.“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人类将不再有未来!

8.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涵呢?

明确:

① 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② 呼唤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和谐相处。

③ 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

9.为什么说狼的嗥叫只有大山能明白?

明确:由于人类不善于思考,缺少客观的思考。

10.结合全文,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明确:要像山那样思考:客观、长久地、尊重自然法则。

六、拓展

观看视频《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加深体会。

七、作业

1.搜集人类破坏环保的事例,加深感悟,并写一篇“爱生活,爱环保”活动的宣传稿。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

利奥波德

狼嗥——痛苦、反抗

生态恶果——人类将不再有未来

像山那样思考

客观地聆听→尊重自然法则

相关文章推荐
 语文备课教案03-26
 语文教案03-26
 鄂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将军和蜘蛛》教案03-26
 三年级语文教案《夜书所见》03-26
 语文教案03-26
 语文教案03-26
 语文教案03-26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03-26
热门栏目
句文美文句子造句大全读后感祝福语范文歇后语谜语古诗
热点文章
2023-03-26 小学语文教案
2023-03-26 小学语文教案:《观潮》
2023-03-26 《昆虫备忘录》语文教案
2023-03-26 语文教案
2023-03-26 小学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