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温暖的黄色。妈妈和爸爸都在家里忙碌地收拾着东西,终于可以回老家啦,脸上洋溢着难以形容的快乐。我也不闲着,美滋滋的拿着钱去超市买了很多平时不舍得买的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等一切都置办完了,叔叔来接我们了,我们坐在车上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一路上我们都热热闹闹的聊着家长里短,愉快的心情冲淡了路途漫长带来的无聊。下车后,妹妹就激动的冲过来抱着我,就像我们几百年没见过似的。
过年是绚烂的'彩色。回到老家没几天就正式过大年了。我们全家人穿着新衣来到我姐姐家吃年夜饭,不过再吃年夜饭以前我们可少不了一件事儿——放爆竹。听姥爷说着放爆竹可还有一番意义呢:这那个爆竹不仅是为了增添气氛,而且还能把过去的一年的坏运气都赶走,让来年心想事成,一切好事顺顺利利。
吃过年夜饭,大人们好久没在一起聚聚了,摆好牌桌,打打牌、搓搓麻将……我们小孩也不闲着,我们拿着烟花、爆竹到小区里去放,我妹妹胆子小,就只能玩玩烟花之类的。我弟弟可就不同了,他玩的可都是会飞的、会炸的……他玩“冲天炮”,如果不是别人把窗关的紧紧的,我弟可就又要完蛋了。再说说我,我在一旁看着他们玩的不亦乐乎,脸上也乐开了花。
很快八点了,我们要回家看春晚了,走进家门,看到桌上好多红包,我们马上一个个“见钱眼开”,朝着红包飞奔过去,哇,好多钱啊!真是一个大大的惊喜呢。压轴大戏当然是一年一度的春晚了,那美妙的音乐赶走了我们一年的疲劳,有趣的相声小品让我们在笑声中忘记了一年的不快。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过了除夕夜,大家又长大了一岁,大人们又得回到忙碌的工作中,孩子们也回到了艰苦的学习中了,真希望每一天都像过年一样啊。
昨天是除夕,妈妈说除夕是过年的前一天,是全家人团圆的日子,但是因为昨天爸爸上班没在家,所以只有我和妈妈一起过除夕。
昨上十一点时我和妈妈下楼看放炮,走到小区门口看到许多人都用小推车拉着炮,大门口的地上有满满的炮屑,旁边堆了许多许多放过的炮盒。我觉得鞭炮很吵还有点吓人,我喜欢看烟花,因为烟花很美丽,就像一朵朵彩色的`花在天空开放。十二点时人越来越多了,鞭炮和烟花也更多了,我的眼睛都看花了。后来我有点累了,就拉着妈妈回家了。
我真喜欢过年啊。
伴随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迎来我最喜爱的节日——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大街小巷上挂着火红的灯笼。热热闹闹,忙忙碌碌……最喜庆的`日子就是大年三十了,每家都和亲人坐在一起吃饭。我当然高兴,一打早爸爸就出门了,晚上大家一起共进晚餐。在桌上有各式各样的菜,琳琅满目。吃饭时爸爸在述说着365天的故事,我一边听一边遐想,妈妈听得津津有味,阿姨笑得合不拢嘴……大约吃完晚饭,我听到阳台外有隆隆的响声,我急忙跑过去看。原来是有人在放烟花啊。只见一颗颗白色的“彗星”像连珠炮一样射上天空,然后化为一道道亮丽的弧线,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有玫瑰,菊花,百合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又将展望新的一年。
我静静的在窗外凝望,思绪化为一道光,知道夜空充满宁静,我才意识到今天就要结束,新年已经来到,我带着疲倦和依旧的兴奋来到床边,进入了梦乡。
今天呀,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换了新颜,大家忙个不停,都在为除夕夜而忙碌着,小区里处处都是欢声笑语。现在,只要你打开窗户那么一瞧,你准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耳旁的鞭炮声声不断、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了春联。傍晚,我们会聚在奶奶家,团团圆圆过除夕,一会儿谈谈一年的生意,一会儿说说老人们的身体,好不热闹!奶奶在墙上挂了一个大大的红灯笼,呦,这灯笼,准是看到大家都来了,脸就红了,嘿,这可真像一个胖娃娃。奶奶在厨房忙进忙出,爷爷在客厅招呼大家吃瓜子、花生等。就只有我们小孩子闲着无聊,于是便结伴去放鞭炮。我们把鞭炮放在空地上,一群人蹲在一起,看哥哥点火。只见哥哥,不慌不忙地抽出一根火柴,轻轻一划,就擦出了火花,然后在导线上这么一点,哥哥一声令下,我们便四处跑开,看着鞭炮一个个爆开,听着那一声声鞭炮声,我们个个哈哈大笑,整个夜空中都是我们的笑声。抬头一望,家家的窗口都亮起了灯,像是一颗颗星星在那儿眨眼睛。
叮——咚”,啊!新年晚会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兴致勃勃的看起了新年联欢晚会,可我却不停地看着时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心急放炮的时间快点到来。快十一点了,我们迫不及待地带着一大袋子的鞭炮下了楼。首先,放了一挂“大地红”。在楼上观看,它像一条巨龙,舞动着身上的金鳞片。从下面观看,它像一朵朵金盏花盛开。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焰火,把漆黑的夜空打扮得格外美丽,它如同一串串珍珠,如一颗颗流星、一朵朵金菊、一条条瀑布,让人目不暇接。瞧,“钻天猴”拖着长长的尾巴,“小蜜蜂”嗡嗡地打着转,“银龙”呼啸着游向天空,“闪光雷”亮得让人睁不开眼。各种造型的烟花如一声声闷雷在天空中想起,声响过后,各色烟花在空中飞洒飘落,如同天女散花,五彩斑斓。有的如繁星点点,有的如盛开的鲜花,有的'如少女的身姿……可谓红彤彤,绿莹莹,金灿灿交织在一起!那雪亮的光照得四周亮如白昼,与灯火相映成辉,真是漂亮呀!“过新年了!过新年了!”我们都开心的叫了起来,我想,这就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诗中描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吧。
过新年的感觉真好!
今天早上,爸爸一早就去把车开过来。我们就坐上了车。过年了,大家都准备了年货回家过年。我心里感到喜滋滋的`!
我们来到了奶奶家,哇!家里的院子都变成了白雪一片。这可以留作美丽的背景呀!弟弟,我,哥哥, 玩了一天。到了晚上,哥哥带着我们放炮,我和弟弟都玩烟花,哥哥玩别的。天上那各种各 样的烟花。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我们在那住了一晚上。早上一起来,我和哥哥去给爷爷拜年,爷爷每人给 了我们一百块钱。我们去了姑奶家,给姑奶拜年,给涛叔叔拜年,给三叔叔拜年,得了总共60块钱。给大伯拜年,得了一 百块钱。
我们拜完就开车回家了,我祝大家虎虎生威!
我国人最重视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热闹的节日。因为我国人认为春节是一年的开始,寄予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而春节所含有的众多中华名俗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是大年三十,吃完团圆饭,我们一家高高兴兴地坐在电视机前,准备看新年联欢晚会。妈妈告诉我什么是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这时妈妈给我讲起了有关春节的风俗。比如: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是人们常说的小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去述职,人们为了让灶王爷求上天言好事,一年保平安所以要祭灶。
到大年初一的凌晨,守岁的人们又把灶王爷请回来,希望灶王爷能给全家福气。“送灶王爷上天”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再比如:白水人喝五豆、吃腊八面、去仓颉庙上香。再比如:潼关正月十五前不擀面等等。
啊!原来我国的年文化这样丰富呀。
第一个,我妈上次说你肯定是过完百日就去工作,你婆婆要是不来你就把孩子放我这你们周末回来或者送去山西,你总不能不工作就带孩子,村里那个女生不工作带孩子人家都议论是瓜子。我听完就火冒三丈,直接就顶回去了。我说我的孩子我就自己带,带到经济撑不住我就去工作!!!那个女生做的是最正确的事情。工作到底有多重要,生下来就丢给家里人那跟遗弃有什么区别。
跟这个女生从小到大被对比,就是我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所以我们关系一直不好,但是因为这件事我突然觉得我们两很多地方其实很像,我有点欣赏她了。
无独有偶,年前我多管闲事说了高中同学,今天看到她发的朋友圈:想到马上就要自由了特别激动。她的自由就是,孩子生了,扔在家里婆婆带,她没有任何负担了。我说她这跟遗弃有什么区别,她说我母爱泛滥,OK,决裂。
还有我妈拿来说的所谓成功案例。五伯的孙子是带大概是出了百日,媳妇去县城工作,儿子去咸阳工作,夫妻基本都是周末回来看两天孩子。物质玩具也都满足着,孩子也算健康着,爷爷奶奶很疼爱他但也不溺爱,很会说话。所以我妈就说人家这样不是带的好好的。可是,据我这两天的观察,娃严重依赖过年在家的父母,而父母对孩子没有耐心,大吼大叫,各种不耐烦。小孩子坐在四十寸的电视跟前看熊出没,看抗日神剧。他们不觉得有问题,还说娃看的多专注啊。娃之前说出把他奶奶埋了,做饭的时候再挖出来,其他人他喜欢不用埋,这种话大人们都只当玩笑话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娃他妈还是幼儿园老师。哎!
他们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我觉得问题还蛮大的。基本上这样的孩子都会很依恋父母,见到父母时都会粘着,而父母由于自由惯了会觉得很烦,娃的不安全感越发严重。之前我堂姐的孩子就是这样,我给郑重说过,白天工作OK,晚上要跟孩子相处,不能全部扔给婆婆带。后来他们就只是白天工作时让公婆带,下班就接回家,娃很快就变得勇敢,不怕生,不会很粘人,现在性格特别好,姐夫因为工作关系差不多全职带孩子了。
今天在姨妈家见到表姐的女儿,很乖,表姐虽然是那种爱说话的人,但是她对女儿确实很有耐心,小孩子说什么她都会听,有什么需求她都去满足。周岁三岁的小孩可以单独和我玩半天,和我大姨也说话玩牌很开心,没有胡闹,说什么道理都能听进去。觉得这样的女娃真的蛮幸福,虽然我表姐不是很有文化,其他教养上可能会差些,但是她的娃有安全感啊!
自己生的孩子自己教养,想当甩手掌柜的真不如丁克。害人害己。
我刚刚想到,为何我特别关注这一块呢?也许是因为我心里以前受的伤我现在在积极治愈,不愿看到我的往事再重复吧。我不太清楚我五六岁以前的时候,但是我有意识之后我妈对我确实是不耐烦的',我的情感需求经常是得不到的。
我所经历的我不愿我的孩子再经历,也希望力所能及的帮到能帮到的孩子。
今天制止了大人们逗弄孩子问你喜欢谁这个问题
告诉两个大人,注意女娃脸部皮肤的保护,小时候的红脸蛋红血丝会影响到二十五六岁。
尽自己的能力去改变一点点。
我想哪怕一点点也是好的,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