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说签名励志日记周记读后感名言语录格言
首页 >>舞蹈论文

舞蹈论文

点击: 时间:2022-10-29 20:43:28

第1篇:舞蹈论文

[摘 要] 舞蹈美感是舞蹈美学中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具备舞蹈美感是十分重要的。舞蹈编导始终将其舞蹈美感渗透贯穿在舞蹈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从而到达舞蹈作品的结构美、语言美、构图美、整体美,使这些美的舞蹈形式始终服务于舞蹈的资料。舞蹈编导培养自身的美感需要加强多方面的学习。

[关键词] 舞蹈美感 结构美 语言美 构图美 整体美

“舞蹈美感”是舞蹈艺术领域中常用的词汇。“它是人们经过视觉、听觉、动觉的感觉器官在对舞蹈美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赏心悦目、怡情悦性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后,所引起愉悦欢乐的一种心理状态。舞蹈美感在舞蹈基础理论和舞蹈美学中是与舞蹈美同样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因为舞蹈美感是进行舞蹈审美活动的基础,所以舞蹈创作和舞蹈欣赏都不能离开舞蹈美感。”①作为一名从事舞蹈创作的教师,如果没有舞蹈美感或是缺少舞蹈美感,那么他的舞蹈作品就不能引起人们的青睐和喜爱;不论其反映的生活是多么的正确,也不能产生感染人的艺术魅力,从而使舞蹈作品失去了审美价值。所以,舞蹈编导应提高对舞蹈美的感知、理解水平,并具备必须的审美本事。

在舞蹈作品的整个创作思维过程中,舞蹈编导的舞蹈美感始终渗透贯穿在其中,无论在资料还是形式上,都需要时刻遵循舞蹈艺术规律、遵守舞蹈美学原则,把握舞蹈美感的直觉性、情感性、思理性、民族性、享乐性的五种特征。这样舞蹈编导在生活中发现了美的事物后,才能运用美的舞蹈形式表现和反映美的生活资料,从而把自我对生活的感受准确的传达给观众,使他们在情感和思想上受到感染和鼓舞。接下来我将简单的谈谈舞蹈编导如何运用美感并经过美的舞蹈形式来表现舞蹈资料。

一、结构美

舞蹈创作中的结构问题,不仅仅作为创作步骤之一来重视,并且是衡量舞蹈编导艺术功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舞蹈创作过程中,舞蹈的结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取材于音乐作品,在已有的音乐结构基础上,用舞蹈的物质形态将音乐内涵外化为视觉形象。另一种是确定了舞蹈题材后,谋篇布局、意境情调、音乐特色、时光长度、舞段安排均在结构这一步骤中。

无论是以情节结构、情感结构、心理结构、时空顺序结构、时空交错结构方式构建舞蹈,还是以音乐的交响乐章结构来创编舞蹈,我认为,作为舞蹈编导应当把握舞蹈结构脉络清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原则。一方面,经过舞蹈的结构,能够让观众基本理解舞蹈编导“想要说什么”、“表达什么”;另一方面,舞蹈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在时光的流动中展现空间资料。时光长度的准确性相当重要,要看某个舞段表现的是什么,在整个舞蹈中起什么作用,过长则令人生厌,过短则使人不满足。“过”与“不及”都是美学上的失误。还有,整个舞蹈的结构既要有整体统一的格调,也要保证在统一之中的多样性色彩,力求舞蹈作品中有一个“亮点”。也就是说舞蹈的每一部分情绪都要有相应的变化,不能从头到尾都平淡无味。许多事实证明,当作品中的“亮点”出现时会给欣赏着带来极大的愉悦和强烈的感染力。

二、语言美

众所周知,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物质载体并以人的肢体语言作为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由舞蹈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则是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舞蹈编导对生活的审美评价和审美梦想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所以舞蹈语言的美关系到舞蹈形象塑造的是否生动、准确、感人。而创编出具有“美感”效果的语言,给人以难忘的“美感”印象,也就成为每一个舞蹈编导追求的目标。

舞蹈语言美学要求有一种说法“分散的动作以内涵结构和形式结构(即‘核’与‘形’)的一致性为前提组成舞蹈语言,这是舞蹈创作者所应有的基本修养。” 简单的理解这句话就是舞蹈创作者要让舞蹈动作所表现的内在的思想、感情、意境等与外在的舞蹈专业的技术、技巧表现要完美的统一齐来,这也是舞蹈语言美学的基本要求。舞蹈语言包括动作、舞句、舞段三个层级。属于基础级的动作由动态、动速、动律、动力四个基本元素组成,也是动作具有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内在因素。掌握元素的性能之后,可根据表现资料的需要将元素分解、发展、变化、重组以构成新的动作系列,并有机的组合成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的流动语言,到达“核”与“形”的完美统一。人的身体的动作构成的舞蹈语言,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用心的去感知、想象、理解并深入挖掘,那些美的舞蹈语言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三、构图美

舞蹈构图也叫舞蹈画面,是舞蹈在时光和空间中的动态结构。一般指舞蹈者在舞台空间的运动线(不断变化流动的舞蹈路线或队形)和画面造型,它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编导在设计舞蹈构图时,必须从表现舞蹈作品和塑造人物形象出发,来选取适当的表现形式,安排和舞蹈动作相结合的空间线,构成不断移动的画面。空间运动线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不一样线条所能引起人的审美情感的体验为其标准。如斜线和竖线能表现强劲、有力的动势,横线则较平缓,曲折线则显得游移和跳荡,弧线和曲线则能表现出流畅、柔和的情调等等。同时编导们在常用的构图方法基础上,舞蹈构图要服务于舞蹈作品资料,要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出发,要衬托和展现舞蹈作品的规定环境,舞蹈队形的移动变化又要贴合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舞蹈编导在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的构图时,掌握、遵循并理解这些规律和法则,在舞蹈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就会自然的将内心的美的感受外化到舞台的画面中。

四、整体美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除了运用人的肢体语言来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外,还依靠音乐、灯光、服装、道具等等作为辅助手段。一个成功的舞蹈作品,前期的舞蹈创作思维过程全是由编导独立完成,而后期的音乐制作、排练、合成都需要与作曲教师、演员、灯光师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在各个环节编导都应当具备敏锐的、准确的审美本事和确定本事。也就是说舞蹈编导的“美的感觉”,一向要渗透到舞蹈作品产生的全部过程。这包括音乐形象是否贴合舞蹈画面,音乐情绪的变化是否与舞蹈结构相吻合等!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舞蹈服装的颜色、款式能否为舞蹈形象增色及舞台灯光的使用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舞蹈编导运用内心的美感去确定如何打造完美的舞蹈作品!所以,对一个作品整体美的把握,是检验编导综合本事及审美确定本事的重要指标,也是编导者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想象本事、情感体验、操作本事的大交织、大汇合,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舞蹈编导的美感基础之上的。

那么,舞蹈编导该如何培养和提高自我的舞蹈美感呢?我认为,首先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舞蹈美感是一种心理机制,从人的心理活动中的情感反应来说,它必然受人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生活经历、知识水平、爱好情趣、个性特点等的制约和影响。“实践证明,人们仅有在喜欢、爱慕、欢乐、满意的情境下,机体内部舒展和谐而发生快感,这时才能产生优美的感受,而美感就是在这种生理快感的基础上发生的”。⑤ 由此可见,仅有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具有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人,才能更容易产生美感,才容易创作出引人奋发向上的作品来;那些总是有消极情绪、颓废思想的人其作品是很难让人引起共鸣的。其次,舞蹈编导应当热爱舞蹈事业,提高文化涵养,刻苦钻研舞蹈专业知识和舞蹈理论知识,从实践和理论中提高对舞蹈美的感知理解本事。尽可能多的掌握不一样风格的舞蹈素材,在实践中深入的了解、挖掘民族的、民间的、古典的、现代的不一样舞种中美的元素,多看优秀的舞蹈作品,积累丰富的经验。要深入学习舞蹈艺术概论、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等的理论课程,努力把理论和舞蹈实践结合起来,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再次,舞蹈编导要善于在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兄弟艺术

领域中吸取、借鉴美的形式,提高自身在各个领域的艺术修养。如向文学和戏剧借鉴舞蹈的结构方式,向绘画和雕塑借鉴构图的艺术等等,这对于舞蹈编导开拓思路、强化美的感受本事,都有很大的帮忙。最终,舞蹈编导还是要以生活为源,善于用“舞蹈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捕捉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情感,并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

总的来说,舞蹈美感是舞蹈审美活动中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以上所谈的仅是关于在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舞蹈编导所要具备舞蹈美感的一些问题及方法。舞蹈编导和舞蹈美感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有待于我们在舞蹈审美活动的实践中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舞蹈艺术概论》作者:隆荫培,徐尔充,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第1版.

[2]《舞蹈创作心理学》作者:胡尔岩,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第2版.

[3]《舞蹈》2005年第4期.

第2篇:舞蹈论文

安徽三地的云舞类型与文化内涵探微

摘要:云舞隶属“字舞”范畴, 是古时百姓祈雨仪式中的舞蹈。安徽现存云舞保留下来较为完善的有郎溪县的“姚村云舞”、休宁县的“云舞”与潜山县的“十二月花神”.为了探寻云舞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脉络, 实地考察并采访了传承人, 现场记录表演仪式全过程, 并查阅当地现存史料, 比较三地的云舞表演形式, 归纳了云舞在当地山区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云舞; 类型; 舞蹈; 渊源;

安徽民间云舞是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 舞蹈目的是祈求上苍降雨沐浴大地万物, 以实现庄稼茂盛、五谷丰登的愿景。安徽境内现存云舞一支分布于徽州地区 (现为黄山市) 休宁县海阳、万安、五城等村镇, 舞蹈名曰“云端舞”, 又称“扯云端”“舞云端”;另一支分布于郎溪县姚村乡, 舞蹈名曰“云舞”.二者同属舞蹈中的“字舞”范畴。

一、云舞的历史渊源

云舞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 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加工而成的。云舞的发祥地是典型的山区, 如姚村乡石佛山, 其巅有“石佛撑云”之美景, 一年四季云雾缭绕, 人居其间如入仙境。山里人长期体会着这种出门抬头见云彩的生活, 于是有人用竹片和硬纸扎成云朵状玩具供孩童玩耍。众孩童手执“云朵”, 追逐蹦跳, 嬉戏舞蹈, 便有了云舞的雏形。当地民间艺人从中获得创作灵感, 创作出独树一帜的舞蹈。起初的云舞仅仅作为龙灯、马灯的伴舞, 后逐渐发展成能在广场和舞台上独立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

关于云舞的起源, 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一年久旱不雨, 庄稼干枯似火烧, 人畜饮水困难, 大旱之灾让人们苦不堪言。一日, 石佛山上空挂满乌云, 人们喜出望外, 男女老少奔走相告, 汇集在一齐仰望天空。忽然人群中一长者站出道:“雷公将要大发慈悲赐雨, 凡人要有举措接应!”应对异相, 有人效仿“天狗食月”, 于是男人们手持盆钵不停敲打, 女人们则手持用竹片做成的云朵绕场欢跳, 随敲打盆钵的节奏边歌边舞。刹时, 一道闪电雷声轰鸣, 大雨果真落降人间。当年庄稼丰收, 饱受久旱之苦的人们振奋不已。从此, 百姓把龙从云中盘游以兆丰年吉祥, 采用跑云玩灯的形式意会之以示纪念。[1]

这一形式在当地有深广的民众基础。据记载, “祈求雷公场面, 进香求拜天神, 渴望风调雨顺, 人民扎龙为嬉, 以兆丰年”的民间舞龙活动在南宋时期就已流行。如姚村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是石佛山庙会节, 方圆百里数万百姓纷纷前往石佛山敬香拜佛, 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随着时代的变迁, 古老的跑云灯形式得到变更, 此刻的云舞就是在跑云灯基础上不断提炼、反复加工升华而成的, 无论表演形式还是主题资料, 既有民间传统古典口味, 又有从不一样角度进行的艺术表现形式创新。

二、云舞的类型

安徽云舞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带。虽然沿江有充足的水源, 但丘陵山区无法靠天然水源灌溉, 当地的农耕主要靠自然降雨解决。由此, 在长江沿岸的丘陵地带, 按地域与当地风俗划分, 由西向东依次是姚村云舞、休宁云舞、潜山云舞。

1. 姚村云舞

当地民间艺人从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灵感, 创作出独树一帜的舞蹈, 后逐渐发展成能在广场和舞台上独立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据老艺人回忆, 独立出来的云舞仍沿袭原有跑灯的活动习惯, 由该乡群众自发组成的云灯会负责人召集, 筹措经费、排练指导。会首由云灯会推荐地方有才艺且德高望众的老艺人担任。除夕试灯焚香放鞭炮, 演练跑云阵式, 做好春节玩灯的准备。正月初五正式开灯, 会首率领出灯队伍首先前往石佛山大庙及山庙朝拜, 敬香祭祖, 求天神赐恩赐福;之后回到古戏楼进行一年的首场演出;随后便到周围各村庄送灯贴, 表示贺春, 通常称“送灯”.那里的百姓通常有接灯的习惯, 家家户户都事先准备好糕团、糖果, 齐放鞭炮迎接。跑云灯进入自家堂屋绕行一圈, 象征着“云灯进堂, 人丁兴旺”.

随着时代发展, 云舞歌舞的演出没有了昔日那种带着大地温度的“庄重”与“繁华”, 主要是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 失去了诸多前奏与后缀。云舞, 顾名思义, 以跑云为主, “云”的编排是重中之重。这其间不知经过多少代艺人之手不断被改善, 但其基本形态数百年来一向坚持[2].

表演人数根据场地大小、实到跑云的多少确定。一般为二十一人, 其中跑云者十六人。两人各持一云片, 云片系马粪纸做架, 再彩绘云形。男女各半, 男的头扎白毛巾, 穿白布短褂, 白灯笼裤, 代表白云;女的穿彩绸褂裤, 腰围绣花兜兜, 代表彩色云朵。穿花跑四角或摆字亮相, 犹如天女散花, 舞姿造型优美。另五人为捧花主角, 一般由容貌姣好的少女组成。她们的衣着与跑云女相同, 道具则为花篮。篮内插满鲜花和五谷, 象征着吉祥美满、五谷丰登。尾声, 舞者用手中的“云朵”排成汉字造型。一声锣响, 在三秒钟之内排成一个字。舞步轻盈欢畅, 舞姿翩翩柔美, 往来穿梭, 忽如祥云轻移, 恰似福祉降临。

根据实际情景和主题不一样, 又可贯穿不一样资料于其中。如在云片背面写上不一样资料的文字, 由演员手持列出, 进一步突出演出宣传的主题或明确其纪念意义。云片大小规格不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了表演队伍, 其云片尺寸变小, 龙灯、马灯、花篮皆相应缩小。整个舞蹈过程中, “云”的形态千变万化、多姿多彩, 暗合节奏的进程, 阴云、乌云、墨云、彤云、祥云、彩云等皆有展现。

云舞的热烈高潮之处, 穿插龙灯马灯表演, 有游龙穿云之势、深蛟潜海之威, 更有翻江倒海之猛烈和龙争虎斗之雄壮。全程演出舞中有歌, 以歌伴舞, 集歌、舞、吹打乐于一体。锣鼓在云舞过程中的使用, 使得演出场景更加浓重热闹, 烘托了气氛。演出过程中的锣鼓采用长套和快番两种节奏, 将龙灯、狮子、旱船、锣的各种打法相结合, 同时用戏剧中的锣鼓点, 联合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联曲锣鼓套路。演出时色彩浓郁的民间唢呐、清脆的笛声及二胡均由司鼓指挥, 时快时慢, 伴奏交替交换, 渲染舞蹈欢乐气氛。云舞表演场面宏阔热烈, 动静相衔, 完美融合。伴奏多为打击乐和唢呐曲牌两种, 热闹纷呈。当前, 云舞的舞蹈部分已基本定型, 适宜演出, 效果受到肯定。但唱词及唱和部分还处于脱节状态。当然, 此刻少了古代祈求降雨的场合, 那种祈求雷公赐雨的经道语 (上天神灵, 为我黎民, 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已几乎失传[3].

2. 休宁云舞

休宁县境内流行的云端舞都由民间的一种叫“灯棚”的戏班表演。每到一地, 白天舞狮舞叉, 舞水流星、火流星, 舞刀枪棍棒, 并表演其他歌舞、杂耍、武术;晚上则演一些徽昆小戏, 如:《大财神》《万花》《跳加官》等。为了吸引观众, 不论白天和晚上, 演出前都喜用云端舞造成欢快气氛, 以招揽观众。

云端舞在流传过程中构成两种表演形式:秀阳乡钗坑村用云片表演;五城区洪里乡唐川村及万安区潜阜乡里余村用云旗表演。一人执大旗翻筋斗领队, 8~12人执小旗变化各种队形图案。

云端舞队形变化复杂, 技巧较高, 要经过长时光训练方能胜任表演。表演者均为贫家男性少年, 拜民间的昆曲、徽剧老艺人为师, 在冬季农闲时排练。新春佳节、喜期吉日在本村演出, 或应邀到外村, 近则本乡, 远则百十里之外。邀请者管吃而无工钱, 仅有灯棚中出名的艺人才能得到少量报酬。灯棚是临时聚集的半职业性民间艺术团体, 洪里乡唐川村的胡永平 (1906年生) 曾带班至江西婺源、浙江开化等地演出, 受到群众称赞。云端舞带有很强的竞技性, 群众常以能否表演该舞及演技优劣作为衡量班社技艺高低的标准, 所以表演者总是想方设法年年创新。

据秀阳乡钗坑村舞狮班艺人金阿荣 (1916年生) 、巴富贵 (1921年生) 及唐川村老艺人胡永年 (1892年生) 介绍, 清同治年间, 徽班已趋向衰退。一些身怀绝技的徽戏艺人离散异乡, 走向农村教艺。较大的村庄青年人多, 财力雄厚, 就演出一些大戏;有的村庄人少力弱, 只能演一些小戏或折子戏。云端舞备受一些交通闭塞、文化落后、资金不足的乡村欢迎, 因而一时光在休宁流传开来。休宁境内能演此舞的班社最多时有20多个。但到民国三十年 (1941年) 时, 仅存少数戏班表演此舞。1952年, 钗坑班、唐川班及其他班恢复演出。1953年休宁县业余民间艺术会演时, 钗坑村戏班表演的云端舞获奖, 之后又参加过芜湖专区业余民间艺术会演, 之后再未演出。

云端舞的音乐结构为徽、昆腔曲牌体, 歌词浅显易懂, 感情流畅, 唱法工整对称, 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伴奏乐器以徽胡为主, 配以笛子和琐呐 (当地称“大清”) .打击乐器音色较低沉、浑厚, 有时光杂使用京锣, 产生出欢快、喧闹的交响特色, 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

3. 潜山“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流传在潜山县黄泥镇一带, 是当地民间灯会、庙会中的主要表演节目之一。十二名少女扮成代表十二月花卉的花神, 左右手各持云片一枚, 翩翩起舞。祈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霖雨苍生”, 老百姓的生活完美, 如花儿绽放般美丽。

表演时, “观音”手持云帚 (又称拂尘) 盘坐在莲台上。左侧站立一名童子 (文童) , 左手捧盛清水的净瓶, 右手拿杨柳枝叶, 用柳叶蘸清水挥洒, 表示“霖雨苍生”, 滋润百花。另一名童子 (武童) 在莲台前翻筋斗, 然后回头向观音一拜, 谓“童子拜观音”.十二名少女扮成代表十二月花卉的花神, 在莲台前翩翩起舞, 表现受到观音挥洒的甘露滋润, 应时开放。十二月花神多随灯会或庙会舞队在行进中表演。到了商店或居民门前, 如果主家放鞭炮迎接, 便开始表演 (即演唱一段或两段歌词) , 唱完又向前行。莲台是一个长方形木架, 四脚处都安装滚轮, 木架上头是用钢筋、白布做成的一朵如澡盆大的白莲花。木架左右两边各有一人, 一手拿竹竿, 一手扶木架。表演时, 莲台停住不动, 站在莲台左右的人挥动竹竿维持演出秩序, 防止观众拥挤, 表演完毕用于推动木架向前徐行, 接上前面的游舞行列[4].

音乐《抱妆台》原是用笛子和洞箫演奏的一首古曲。据民间传说, 《抱妆台》曲谱来源于上古殷商时代。商纣王轻信妲己谗言, 铸造炮烙, 残害忠良。周武王伐纣灭商, 除暴安良, 黎民百姓演奏《抱妆台》, 揭露商纣暴政, 载歌载舞共庆升平。

据潜山县清朝廪生张伯祥考证, 早在明朝天启年间 (1573-1620) 就有“十二月花神”这舞蹈, 这一说法从旧道具 (文化大革命时被毁) 莲台木架上所刻“天启四年六月置”字样得到了证实。到乾隆年间, “十二月花神”以完美的舞蹈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 在潜山县黄泥镇一带流传更广。至清咸丰、同治年间, 由于连年兵乱, “十二月花神”几乎失传。1916年农历十月间, 黄泥镇举行每年一次的大王庙会。庙会前夕, 人们从镇上项义源老店后楼上发现了一批陈旧破烂的道具和服装, 其中有彩色衣裙十二套、白色衣裙一套、童子服装两套和莲台木架一座。经两位老秀才郝万馨、熊楚才 (当时郝己八十多岁, 熊已年逾古稀) 的鉴别, 才明白这些东西是表演“十二月花神”的服装和道具。青年们在这年的庙会中穿上这些服装, 由会吹奏《抱妆台》的老艺人程树台 (当时已年过花甲) 指导并亲自吹笛伴奏, 此节目才得以恢复。

三、云舞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 如今的云舞再也不是起初的简单嬉戏、追逐蹦跳, 而是具有鲜明的创作思路。百姓把手持云片祈求雷公赐雨的经道语看成吉祥的预兆、求雨降临的重要法宝。在中国历史上, 百姓以各种方式求天神赐雨的民间活动是较为普遍的, 但用舞蹈的艺术表演却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说它在民间传统艺术活动中更具特殊性, 其丰富的蕴含让人们回味无穷。

云舞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奇葩是由南宋时期的舞龙活动而演变而来的, 它形象地体现了人神合一的思想理念, 表达人民群众渴望安居乐业的完美愿望。舞姿唱词中带有浓厚的宗教敬神色彩, 是体现汉民族古代民间信仰的一种代表性仪式。

云舞是安徽地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保护、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是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 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云舞不仅仅是祈求降雨的仪式, 经过演化还构成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健身舞蹈。每逢节假日, 乡亲们聚在一齐演跳云舞, 凝心聚力, 共同畅想完美生活,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葛庆华。太平天国战后皖南地区的移民活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 (2) :90-97.

[2]桑盛庭。郎溪民间神舞“跳五猖”[J].东南文化, 1991 (2) :315-317.

[3]肖辉, 谢政伟。皖南民俗文化资源略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 (4) :99-103.

[4]丁永祥。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124-131.

第3篇:舞蹈论文

摘要:本文以高等师范类院校舞蹈专业课程的设置研究为切入点,以重庆市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文献学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对各类具有典范意义的师范类院校实践考察与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层次的剖析师范类舞蹈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旨在从教学理念、培养方式、教学模式的方向梳理师范类舞蹈专业学生究竟该如何培养,挖掘其深层的意义,以前人的理论研究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探研出一套适用于具有师范类舞蹈专业学生特点的课程设置,并揭示出师范类院校舞蹈专业的教学内涵,倡导更多的教育家与理论家能够关注并重新审视师范类舞蹈专业的未来发展,以期到达在各地方上设置舞蹈专业的师范类院校能够根据自身特色更好更快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舞蹈论文

二十世纪50年代之后,我国艺术教育受到前苏联教育体系的启蒙渐渐在文化领域中开始萌芽,它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以舞蹈表演为职业的人才。以往的学校基础教育中的舞蹈教育一向是依附在别的教育中,开始是结合体育进行教学,之后又融入到音乐的教育中。在制定课程时没有特地的给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撰写编排大纲和相贴合的教学目标和方法,而是照本宣科专业院校或者是以前音乐系的教材和课程安排,导致学生在舞蹈理论方面的学习量明显不够,而偏重于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所以对高等师范院校舞蹈课程的整改和发展已经是迫不及待的事情。在欣赏舞蹈时不但能够让大学生获得感觉器官上的知足,还能引发自身情感和舞蹈情感之间的共鸣,到达陶冶情操的目的,全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依据学生欣赏水平的高低来选择教材进行教学,这才是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的原则。

一、增加舞蹈相关课程的比例

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专业的课程是由音乐基础课、教育类课程还有相关舞蹈课程组成,其中音乐基础课程所占课时最多,这就显得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提高的相关舞蹈课程相对减少。这种不平衡的教学导致了毕业生在各方面都略有精通可是所学专业不够扎实的结果。

二、加强舞蹈理论课程比重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技巧技能课程课时大于理论课程课时导致学生在舞蹈理论基础的学习上不够多,这归结于我国舞蹈理论课程发展较缓慢,也揭示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注重技巧教学忽略理论教学的基本现状。加强舞蹈理论基础的学习才能提升对舞蹈技巧技能的把握。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才能促进舞蹈理论课程的发展。比如经过增设对《舞蹈编导常识》、《中国舞蹈发展史》、《舞蹈基础理论》这类课程的教学来灌输舞蹈定义、题材、分类、美学特征、艺术概念等涉及舞蹈艺术认识方面的知识,分析舞蹈作品在音乐的引导下的创立构造过程,一个舞蹈动作是如何萌芽、发展以及转变过来的都是需要对学生进行讲解的;还有完整舞段和舞剧的出现。

三、增设舞蹈实践与创作课程

实践课程对学生完善自身知识的结构、本事的培养和技能的增强、早日投入教学与研究中以及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都发挥着有重要作用。这门课程在培养本事结构、全方面的知识、极具创新力和实践力的人才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走出学校这个环境以后需要有普及舞蹈教育和了解基层文化这两方面的编导本事才能立足社会,而舞蹈编导课程恰恰在塑造艺术人格、构建知识框架、激发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上起着关键作用,它弥补了单一专业课程的不足,两者互相结合,相辅相成。

四、广泛开拓专业领域

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促使高师舞蹈专业加大了培养满足多方面需求的舞蹈专业人才的力度,师范院校本身拥有的多元化发展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此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资料。充分发挥这种良好气氛和环境是进行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的前提。学舞蹈的学生也不是单一的喜欢舞蹈,他们在唱歌、演讲、书法绘画、表演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大的潜质。他们不仅仅仅是一科精通,还有很大的活力去发挥他们其他方面的特长。学生勤奋好学、兴趣广泛都是好的兆头。为了把学生这种进取学习性坚持下去,我们除了抓专业课之外,还能够增设哲学、文学、表演、美学方面的课程,并把这些课程也纳入平时成绩中,给学生更大的选择范围,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把专业知识的范围从单一的舞蹈领域扩展到别的艺术领域所带来的有利帮忙是有目共睹的。第一,学识和修养的提高能够增加自身的理解、感染力,对学习舞蹈专业有正面促进作用;第二,把学生创造的活力带动起来,让学生逐渐开阔视野,获取丰富的知识,引发无限联想和塑造艰苦钻研的精神,带动学生富有创新的思维去实践中扩散出去。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多一门技能就能增加自身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为工作创造更多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在以开发学生天赋和潜质为目的的前提下安排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才,从长远角度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本事。

舞蹈美育只是整个美育工程中的一个分支,经过艺术教育这个关键部分的教学来实施美育是新的世纪培养高素质、高水准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舞蹈教育不但能够锻炼学生体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还能提升学生对美的鉴赏本事,对塑造完美的人格起着关键性作用。

第4篇:舞蹈论文

摘要:

近些年来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已经被相关院校列为特色专业,并且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根据社会调查显示,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日渐增多,学校和家长逐渐增强对学生艺术的培养,并且艺考资料也显示近些年来舞蹈专业的艺考生比例在不断的升高。目前,舞蹈在很多普通高校已经成为一门系统的专业,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许多学校在对学生的日常训练中往往忽视了很多关键性问题,尤其是舞蹈表现力,笔者主要针对此刻舞蹈专业表现力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提议。

关键词:

舞蹈;表现力;措施

一、引言

舞蹈是一门形体艺术,在动作的表现上不仅仅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也是内心境感的充分表达。[1]舞蹈也是一种表演形式的艺术,观众在进行舞蹈欣赏的过程中会加入自我的生活中的感悟和理解。舞蹈表达着舞者的精神世界,经过自我的专业性动作和一些创新风格的融合,引起观众的共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开始产生多样化的特征,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渐开始真正的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不仅仅仅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全面发展。那么在舞蹈的过程中就会涉及一个深刻的问题:舞蹈表现力。

二、舞蹈表现力的深刻内涵

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能够从本质上打动人的内心世界。舞者主要是经过自我的肢体语言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将自我的感情世界传达给观众。当年的“千手观音”引起了观看者的震撼,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效果是因为舞者的舞蹈表现力。相对于普通高校的舞蹈学生而言,仅仅具备基础的舞蹈动作是绝对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具备细腻的情感,然后与自我的舞蹈动作相结合将情感表达给观看者,仅有这样舞蹈才会成为真正的艺术品。总而言之,根据相关学者的阐述舞蹈表现力分析能够这样来解释:首先,基本形体动作构成了舞蹈的基本模式,可是舞者必须要从情感的角度出发,运用相应的舞蹈技巧将自我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传递给观众,真正的将自我和舞蹈融合为一体,让观众从舞者的动作和情感中能够看出表演者的欢乐、喜悦与忧伤,让观众从舞者的动作、神态、表情中体会细腻的情感世界,从而产生共鸣。

三、舞蹈表现力的重要作用

(一)传达精神内涵的重要途径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仅仅是为了愉悦观众或者给观看者必须的审美享受,更重要的是经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和相应的神态来传达该舞蹈的精神内涵。[2]同样的舞蹈作品不一样的表演者会诠释出不一样的风格,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仅在舞蹈的编排上独具创新,并且最为重要的是舞蹈者会传达出舞蹈的精神内涵,这才是舞蹈真正的魅力所在,仅有将精神层面的的文化内涵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评价舞蹈演员的重要标准

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仅有单纯的舞蹈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也不是看舞蹈的难度系数到达了多少,而是看重舞者是否具备很强的舞蹈表现力。舞蹈是由一个个舞蹈动作组成的,可是这些都只是机械的肢体语言,舞蹈动作要想到达艺术语言的层面,就需要舞者具备较强的误导表现力。

四、普通高校增强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措施

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与普通的文化课知识学习不一样,舞蹈专业的学习具有必须的特殊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也在与时俱进,素质教育被提上日程。传统的舞蹈教育也属于“填鸭式”教学,授课教师知识根据传统的教学习惯进行舞蹈知识的传播,这在很多程度上就损害了学生自我的创造本事,并且很多的教师片面追求舞蹈技巧,导致的是舞蹈表演毫无新意而言,很难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针对以上种种现存的实际问题,我们提倡教师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身体发展的特质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差异进行不一样程度的改善。一方面教师要进行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有一个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要求学生不断地观察生活并且热爱生活,仅有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才会具有生活张力。[3]课下教师要与学生进取的沟通和交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提议,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改善。

学校也能够增加一些舞蹈比赛或者不一样形式的舞蹈演出,让每一个舞蹈专业的学生都充分的参与进来,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会加强对舞蹈的创造性。也能够实行舞蹈学习小组,同学之间充分发挥自我的创新本事进行舞蹈再创造,一方面加深了对舞蹈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五、结语

舞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普通高校应当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经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行之有效的手段加深学生对舞蹈的创新,不断的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的落到实处。所以,舞蹈表现力是提高学生舞蹈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只掌握单纯的舞蹈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加深自我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要注重自我表现力的培养。学生和教师都应当从舞蹈动作、眼神、舞台表现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美虹.谈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大众文艺,2010,03:163.

[2]李卓.浅谈如何提升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吉林教育,2013,34:6.

[3]仝娟.浅谈普通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通俗歌曲,2014,08:148.

第5篇:舞蹈论文

摘要:本文经过对高师舞蹈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的探索及研究,找出了集创新型、应用型为一体的改革方案,结合舞蹈学学科特色、专业发展建设,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发展找到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舞蹈学;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学科特色;专业建设

在大多数高等教育的舞蹈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毕业论文是以论文形式出现,要求学生从理论上阐述学术观点及想法。由于大多数舞蹈学专业学生自幼学习舞蹈,有的甚是科班对文化知识的全方位掌握有必须欠缺,在论文撰写上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但在专业领域中,学生能够较全面的发挥优势及特长,仅有深入探索和研究适合本专业学科特色发展创新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找到正确的方针路线,才能真正的体现学以致用、科学合理、贴合学科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研究资料

第一,对艺术专业领域的毕业论文改革与创新性研究。在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中,毕业论文的完成时光一般规定为8周,通常以论文形式为主。但有部分高校已将艺术类毕业论文改为从“单一学术性论文”到“多样化毕业设计”,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论文环节将面临着改革和创新,也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新一轮的有效性研究。

第二,结合舞蹈学学科特色探索合理科学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在培养舞蹈人才过程中,不能够片面、单一,更不应急于求成。所制定的毕业设计要求既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事,又能对适应步入社会的第一阶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实战经验。

第三,制定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舞蹈学毕业设计方案。基于毕业设计质量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本事、实践本事和初步科研本事的重要实践环节,结合舞蹈学专业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可将毕业设计分为编创作品、汇报演出两种方式。编创作品即创作舞蹈作品,汇报演出即汇报表演舞蹈,均属于实践性质。两者目的都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使之系统化、综合化。使学生获得从事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本事。

二、研究目标及特色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是具体的手把手的教与学,是真正意义上的“言传身教”,必须经过科学、系统、严格的训练,将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成为一名“文武双全”、名符其实的舞蹈教育人。所以在毕业设计中的教师指导环节,要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的想法,用正确的观点来引导他们。只授予学生高超的技艺,不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理论知识的培养,就不可能造就出优秀的舞蹈教育人才。此项研究贴合舞蹈学专业学科发展建设的特殊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真正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高等教育目标、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使学科建设得到有效的实行、发展和提高。

三、舞蹈学毕业设计改革研究与项目制定

舞蹈是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制定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首要任务是对此项目的定义,其次是对指导教师的职责要求。最终是对毕业设计资料和评分标准的制定。工作程序主要包括:1、毕业设计选题采取师生双向选择的办法进行,选题来源不限,由系(院)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落实。选题原则必须贴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充分发挥不一样水平学生的创造潜能。2、作品要求以反映培养目标为原则,资料应与选题紧密相关。学生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和检索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及研究,选出适合自我的题目进行表演。创作作品的学生要结合课堂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创编,在指导教师帮忙下搜集题材,风格体裁不限,充分展开想象力,体现创新本事和专业水平。3、评定方法可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评定成绩。评分细则应从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知识及技巧掌握程度、质量与水平评价(作品难度、完整性、表现力等)、学生组织纪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等几项资料着手。总成绩由指导教师和评阅组构成,比例为60%和40%。进行成绩评定时要求做到实事求是,不要从印象出发,更不要以指导教师的声望作为评定该学生成绩的依据。对学生的独立工作本事、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应予以充分的注意。

舞蹈学是舞蹈艺术门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用人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和真善美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舞蹈学所涉及的研究面是很宽的。在此,笔者对舞蹈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索及研究还不够深远,所做出的改革方案还微不足道,期望借此引发更多同仁的支持和研讨,让今后高校舞蹈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之路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游洁.解读舞蹈艺术的文化性[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

[2]张莉,李晓红.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平原大学学报.2005(05).

第6篇:舞蹈论文

编舞家视角探析《妮娜物语》的舞美创作

摘要:现代舞剧作品《妮娜物语》是日本舞蹈界近年来的优秀作品, 舞团探寻了舞者的肢体应当是什么样貌的, 他们的肢体能够强大到什么程度, 并创造出了一个充满了紧张与美感的舞台。本文经过对作品《妮娜物语》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 最终期望把创作及探寻的方向回归舞蹈的本源, 即身体, 艺术的价值, 即个性。

关键词:舞蹈本源; 肢体; 舞台美术; 编舞手法;

《妮娜物语》是日本无设限舞团创作的现代舞作品, 由金森穣导演编舞, 它由独舞《天鹅的梦》 (15分钟) 及现代芭蕾《妮娜物语》 (60分钟) 两部作品构成, 是一部集强大肢体、精妙音乐和炫酷视觉于一体的震撼之作。作品展现出艺术家超越国界的世界性格局与视野, 带领我们感受到艺术的一种新境界, 生命就是不断的探索, 并从中激发出一种能量, 使身体产生一种力量与美的感觉。此外, 它将人的肢体语言传导出来, 对人性进行拷问, 将人类精神中的黑暗面进行外化, 人物会变成物体, 以此来拷问人性。当这些舞者们理解自我的物化之后, 他们就会变成骄傲的祭品。本文以编舞家角度为切入点, 围绕舞者肢体背后、舞台场景呈现以及编舞手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侧重探索编舞家在人的肢体语言的设定, 打破传统舞台美术设计以及舞蹈动作设计, 探讨舞者身体的各种可能性。

一、打破传统的舞蹈肢体技巧

舞蹈以人体为媒质, 是身体语言的表述和表达;“动”乃舞蹈之核心元素和重要特征, 用舞动的人体去言说, 是舞蹈表现的最主要手段。看了《妮娜物语》首先能感到肢体表现带给人的震撼, 舞蹈语汇十分丰富, 编舞的手法个性新颖, 舞者们的默契和现场舞动呈现出的剧场张力十分强大, 对肢体的控制本事令人震惊。因受到传统的影响, 日本舞台表演艺术家对“身体”有执着的关注, 第一次看的时候, 你或许会感觉像是机器人在跳舞。编导在舞蹈肢体的开发上, 探究舞者在空间中舞动前如何能强而有力地散发肢体的美及力量, 身体又如何接地气以至被推而不倒。当然, 在舞蹈技巧上, 金森穣作为编舞, 他认为, 身体是完美无缺的, 坚定不移的。它是绝对“零”的体现, 不多不少。肢体的背后可能有任何意义或者没有任何意义, 皆取决于观众的思考角度。同时他也试图透过身体, 探讨东方舞者在舞蹈技巧上的控制本事。而这种给予身体的“探讨”, 作为留学欧洲十多年的金森穣, 长期受到西方当代舞训练体系的影响, 在重返日本舞台时, 用东方演员的身体, 加上自我西方现代舞的技法, 东西碰撞之间, 是很有实验性的。在中国的“陶身体舞蹈剧场”, 就是十分注重动作开发与东方文化相结合的舞团, 编舞家及创团

人陶冶就是致力探索一种颠覆性的身体运动技术并在国际舞蹈界享有盛誉。舞者在训练中不断开发与挑战肢体的潜能与极限, 突破身体局限与思维的预期。着重对舞蹈本体的研究, 是对身体运动的再造, 专注身体形式的探索和挖掘。所以仅有创造出独具特征的舞蹈运动语汇, 才能成为独具一格、自成一家的身体舞团。这也应当是舞蹈创作者最迫切的自觉行动。

二、简约而不简单的舞美设计

《妮娜物语》这是一部寻求身体“普遍力量”的作品, 没有华丽的舞台包装, 没有喧宾夺主的干扰, 观赏中从一开始到结束, 视线都没有离开舞者身体以外, 所有的表现一切用舞蹈最本体的肢体给人以震撼。除了身体, 这个作品更加重要的是内在的思想性, 和编舞本人对当代人所共同身处的世界的认识, 以及对人性的探讨。作品一开场, 会先上来五个女舞者穿着特制的服装, 他们把自我的身体固定好之后, 如同没有自我意识的提线人偶, 随后突然出现身着黑色服装的舞者试图操控人偶的肢体, 双方博弈的故事就此展开, 开始人偶的一举一动都被穿着西装的另一群舞者操控, 看到了一种现实人群中的无奈。直到最终一幕反转, 当人偶们逆袭穿上西装, 操控了控制者, 这是不是有种被压抑后的畅快, 在这你总能找到一些瞬间和这个故事对号入座, 或许是越来越逼真的机器人, 或许是你自我的经历, 或者是什么历史课本里的某次起义, 也或许是走过不细心踩死的一只蚂蚁。虽然12个人一台戏, 没有舞美的包装, 简约的灯光, 但让观者理解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带给大家欣赏优质舞蹈作品时那种心灵层面上的领悟, 以及欣赏完之后所将展开的更深刻的内心思考, 这就足矣了。反观我们的作品有时则过分依靠其他形式的包装

, 善于造势与滥用包装, 造成“舞不够, 景来凑”, 且舞台美术的设计都趋向于大制作、超豪华, 有时舞美的制作预算占了一大半总费用, 也造成剧目无法演出, 因为成本太高。也所以显得作品资料苍白, 主体创作贫乏, 舞台美术则奢华。有些舞美制作确有独立的观赏价值, 可是由于作品的平淡无味, 不但未能起到提高艺术质量的进取作用, 反而更凸显滥用包装的负面效应。

三、富有严谨与创造力的编舞手法

说到日本人, 大抵对之有过一些了解和接触的话, 都会产生那么一点他们挺“严谨”的印象。这种感觉的由来多是因为我们亲身感受到了日本人在日常中表现出来对于细节的执着, 以及体验到了这个国家规则秩序至上的社会大环境。认真的人喜欢将事情做到极致。例如近些年来反复被国内媒体报道和强调的“日本职人”就是很明显的特征。职人精神是日本社会走向繁荣的重要支撑。“职人气质”是指追求自我手艺的不断提高, 并对此持有完全自信, 不会因为金钱和时光的制约而去扭曲自我的意志或做出妥协让步, 只专做自我能够认可的工作, 就算是完全放下利益于不顾, 也要使出浑身解数去完成工作。当他们对工作的严谨放在创作里, 能感受到舞者的每个编排, 每个细节, 是经过多少次再创作和磨合到达的效果。《妮娜物语》主要完成就是五组双人舞的表演, 在双人舞的编排上力量与肢体相互的设计十分独特, 空间处理人与人的接触如行云流水, 双人舞的舞动随心所欲, 让人叹为观止, 相互间配合如电脑编程, 每个衔接都是严丝合缝。我想这也跟他们骨子里的敬业和创新精神有关, 只要是我们能看到的日本团体演出, 质量往往不会差, 不论从观念到舞台呈现, 从导演编排到演员表达, 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耳目一新;也

就是, 资深剧场观众的话来说, 我们通常不会“踩雷”.然而, 正是这种精神, 成就了日本科技、文化的发达, 毕竟严谨和创造力才是活力和提高之源。

我们此刻所处在一个十分发达的信息时代, 资源信息随时能够获取, 这时有助于艺术创作者能够更快捷、便利地借鉴到他人的创作经验。可是艺术创作的借鉴有如人体营养的获取, 是需要经过牙齿的咀嚼, 胃肠的消化, 而不是生吞活剥。有时看见国内某些大导演也在照搬他人, 已无所顾忌。但长此以往, 这些快捷的创作不经过创作者独立思考的行为, 慢慢的会阉割掉艺术家创作才华, 并且也随时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 长期以往对艺术繁荣创作十分不利。此类问题虽然对于大多数编导来说, 主观上也许并非出于“抄袭”的动机, 而是认识---观念上的模糊和创作上的惰性导致求异思维的萎缩。有些手法的雷同化, 也存在“不约而同”的偶然性。但有时, 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 当我们借助多媒体时代的便利开阔眼界, 获取很多信息, 看到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手法时, 倘若我们去认真探索其创作思维轨迹, 去使自我获得触类旁通的启迪, 而不是照猫画虎地翻版, 是否会获得更深刻的认知, 当自我苦心孤诣想出的“点子”在他人率先推出的作品中“英雄所有相同”时, 有宁肯割舍也不重复的气派另辟蹊径, 或许会逼迫自我更上一层楼。这样的要求或许比较苛刻, 这样的创作实践必然很艰苦, 可是艺术的至高境界就是独一

无二, 有出息的艺术家就应当这样“挤兑”自我。

四、结语

《妮娜物语》这部剧, 虽然是十几年前的作品, 但在今日来看依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同时也透过这部剧反观我们的创作态度和理念。如果作为一名创作者没有独具思想深度的创作理念, 肯定不能产生特立独行的作品和精巧的设计;如果一名舞者没有对高水准的舞蹈素质和精神诉求, 也就不可能构成艺术震撼人心的效应;如果一个团队不具备形而上的追求和引领, 那么艺术灵魂就不会那么庄严肃穆、洁净无暇。所以要记住在创作上核心价值不是在舞蹈的风格上, 也不在舞蹈动作体系上, 而是在对艺术的追求和态度上。才华和灵气是信念造就的, 心灵与精神的升华才能酿出纯真的艺术, 我想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需要的可能是更高精神层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资华筠。资华筠论文集《探索规律·追求独创》[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

[2]杨美琦。第三代现代舞艺术节的崛起[J].舞蹈杂志, 2018, 440 (7) .

第7篇:舞蹈论文

新时期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意义和路径

摘要:舞蹈编导是一门侧重实践性的学科。新时代大众对艺术审美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对于舞蹈工作者来说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要想使舞蹈创作体现创新, 编导不仅仅需要对舞蹈艺术满怀热情与活力, 更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本事和能够把握社会审美心理发展变化的敏感度。基于此, 本文首先论述了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 分别从在两个“共鸣”层次上进行创作以及以舞蹈创作题材为着力点进行创作这两个方面论述了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 舞蹈编导; 创作创新;

0、前言

随着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舞蹈艺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多年来舞蹈编导已是高等艺术专业教育中一门有系统化教学课程的专业, 大大提高了我国舞蹈编导创作队伍的整体水平。然而, 在当前舞蹈作品产出量巨大的形势背后, 存在很多作品雷同、重数量轻质量等诸多问题, 严重影响了我国舞蹈艺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基于创作创新对传统舞蹈艺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有必要分析舞蹈编导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根源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新时代舞蹈编导作品创新水平。

1、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1.1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解决当下舞蹈编导创作难点的关键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解决当下舞蹈编导创作难点的关键, 甚至于在必须程度上, 是促进舞蹈艺术现代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方法。当前我国正行走在艺术多元化的道路上, 现代舞蹈艺术创作起步较晚, 水平与特色不突出、百余年的艺术崇外心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商品经济不良金钱观和个人利益观等共同交织影响下, 构成了当前自我文化不自信、没有生气灵魂、快餐式以及程式化、格律化套作的舞蹈创作现实, 作品题材的单一乏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舞蹈艺术作品创新的关键因素。

1.2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增加舞蹈艺术影响力和社会价值的关键

艺术多元思维是当前包括舞蹈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最基本的创作共识。艺术多元化既包含了同一种艺术形式不一样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不一样艺术形式不一样文化的交流互鉴, 也包含了对艺术作品价值与艺术大众化趋向的双重要求。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在艺术现代性创作观念下, 对传统元素与文化有深入理解和选择, 有助于提高舞蹈作品质量、增加舞蹈艺术影响力, 是大众化和新媒体视角下对舞蹈艺术社会价值的深度挖掘, 有助于提升国民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层次。

2、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优化对策

2.1 着力在两个“共鸣”层次上进行创作

没有深入了解传统, 一味摒弃传统、强调创新, 是最肤浅和最愚蠢的行为, 是异化形式主义的象征。任何广受好评的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必然建立在两个“共鸣”层面基础上, 其一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共鸣, 其二是贴合受众审美变化的共鸣。要想到达这两个“共鸣”, 首先要了解传统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其次必须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 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取经, 挖掘民族性传统文化资源, 这样既能引起文化心理共鸣, 又能在多元文化中突出特色, 使我们走出一条有灵魂的舞蹈艺术康庄大道;最终, 要对优秀的舞蹈作品进行受众群体特征分析, 明晰受众审美变化特点。

2.2 以舞蹈创作题材为着力点进行创作创新

针对上文提到的舞蹈创作题材的单一乏味制约了我国舞蹈编导的创作创新这一关键性问题, 研究舞蹈艺术作品创作的偶然性和创新的广泛性特点, 我们除了要有创作的活力, 还需要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才能叩开新时代艺术创新的大门。对此, 我们能够从两个方面研究, 解决问题。

一方面, 我们要重视对中国民间民俗舞蹈题材的挖掘。以花腰黎族民间舞蹈代表作《尼苏新娘》为例, 其之所以能够包揽多个大奖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 在于其创作中对民族风俗的选择与提炼, 在于作品题材贴合“真、善、美”的正确主流的审美评价, 在于对“熟悉中的陌生”创作方法的运用。

另一方面, 题材的选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舞蹈编导应对社会流行审美、社会热点等有必须的敏感度, 创作出能够在当代社会感召大众、激励人心的好作品。如前线歌舞团的作品《决胜千里》, 以群舞的形式将现代数字化战争的紧张与激烈展现得淋漓尽致, 虽无真刀真枪, 可是战争中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决胜千里之外的宏大气势却使观众身临其境, 不仅仅展示了我国当代军人的飒爽英姿, 也激起了大众的一腔爱国热情。

3、结语

本文重点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和优化对策。创新是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动力, 是使伟大祖国坚持昌盛繁荣的核心竞争力。在强调创新的当下, 为了更好地促进传统舞蹈艺术的现代化转型, 新时代舞蹈编导不仅仅要满怀真诚地进行舞蹈作品创作,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本事, 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态度, 关注新时代舞蹈创作的新环境、新形势以及新问题, 在专注力和核心职业本事的培养上, 把握多元文化和舞蹈艺术大众化的时代潮流趋势。仅有这样, 舞蹈编导才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好的时代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乔素。新环境下舞蹈编导基本本事以及创新精神探讨[J].黄河之声, 2019 (09) :132.

[2]谭宇轩。舞蹈编导创作中的创新手法[J].黄河之声, 2019 (08) :134.

第8篇:舞蹈论文

摘要:体育舞蹈是一项互相配合的运动。它通常被定义为跳舞时由一男一女搭配组成一对舞伴(或由几对舞伴组成一队)共同使用规定的技术步法和艺术表现力展现出不一样风格高水平的舞蹈表演。自80年代体育舞蹈传入我国以来在短短的15年时光里得到蓬勃发展,可是从整体上来说,我国选手甚至整个亚洲选手的舞蹈技艺落后于欧美选手。为使体育舞蹈在我国茁壮成长,在国际赛事中派出高水平的运动员队伍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对体育舞蹈在中国的开展现状、各种影响因素加以认真研究,使之不断克服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使我国体育舞蹈向世界最高水平迈进。本课题的研究任务在于:(1)经过对我国31个省(市)进行调查,从我国运动员现状、教师队伍现状、裁判员队伍现状、管理组织机构现状、主要影响原因等情景的分析,了解我国体育舞蹈的开展现状、优势与不足。(2)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提议、对策,为未来的研究供给有价值的参考。<3)协助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搞好调查,为规范体育舞蹈的管理、预测体育舞蹈的未来发展趋势供给参考。

一、舞蹈艺术中气息控制本事

所谓的舞蹈艺术中的气息就是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各个舞蹈动作的快慢及大小的控制与交替。舞蹈艺术作为一种经过肢体表演来实现其内部蕴含的美术全而表达的艺术形式之一,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合理的气息来进行全而的配合。

舞蹈演员具有优秀的气息控制本事,能够帮忙其将舞蹈语高有效的传递与舞蹈观众,能够实现对于舞蹈深层灵魂的挖掘。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经过优秀的气息控制本事能够将舞蹈内部包含的肢体动作的链接与起下、肢体动作的运动频率等相关的看似简单的肢体肌肉活动成为一套完整的生命运动,最终到达使整个舞蹈艺术经过演员的表演而显现出其内部具有的生命活力。

舞蹈演员在进行舞蹈气息控制锻炼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对于每个舞蹈动作时光的长短和每个舞蹈动作衔接的快慢的控制,最终做到经过舞蹈中气息的控制到达,以舞蹈气息带动进行舞蹈的肢体,然后再有经过舞蹈的肢体带动整个舞蹈的韵律,这样的舞蹈表演形式整体才是一气呵成而不是机械生硬。

二、舞蹈艺术中肢体控制本事

舞蹈艺术中肢体的控制本事主要包含两个方而,肢体肌肉的整体素质和肢体幅度的控制本事。所谓的肢体肌肉整体素质是指在进行舞蹈表演过程中实现舞蹈翻转及跳跃的舞蹈运动本事;肢体幅度的控制本事是指整个舞蹈身体的柔韧度及身体内部各个关节张开和闭合的幅度在整个身体的控制范围之内,舞蹈演员仅有将这两者做好,才能在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实现较好的肢体本事的控制。

在进行舞蹈艺术中肢体控制本事的训练过程当中,舞蹈演员应当首先采用压腿及耗腰等一些较为严格的训练资料来实现对于自身身体潜能的最大挖掘。当该项到达相关的标准之后,舞蹈演员应在其基础之上,经过对肢体动作运行的力量和准确的路线的控制,最终到达经过肢体控制实现舞蹈艺术中美学的全而表达。

舞蹈演员在进行肢体力量的训练过程当中,应注意对于肢体力量分配的训练,合理的舞蹈演员力量的分配训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舞蹈的整体美感和质感,因为舞蹈演员在进行相关舞蹈的表演过程当中往往需要经过不一样的力量分配最终实现对于不一样肢体语高的全而表达,最终能够到达不一样舞蹈内涵的充分表达。

三、结语

除上述四项舞蹈艺术表演中控制本事分析之外,在进行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演员全而的实现对于舞台气场的控制本事,对于提升舞蹈表演的整体效果也有养较大的影响。随养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民对于精神礼貌建设将会提出更好的要求,舞蹈表演作为精神礼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我国国民的精神礼貌质量,这就要求舞蹈演员全而的实现对于各个本事的控制,充分的将舞蹈艺术中全而的美术展示于大家。以上是本论文网站的小编搜集的体育舞蹈毕业论文,期望对正在编写体育舞蹈论文的童鞋有所帮忙

参考文献:

[1]IDSF Media Kit

[2]IDSF Press Kit

[3]IDSF Competition Rules status:Munich,14`" May 2000

[4]WDDSC Annual General Meeting Thursday,30`" May 2002一Blackpool,England

[5]IDSF-WDDSC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and Agreement

[6]周登篙《体育科研概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

[7]张澎《体一育舞蹈》

[8]J傅中枢我国国际标准舞的发展历史

[9]华明《国际标准舞必须从少儿抓起》

[10]《中国体育年鉴》

[11]Dance Sport Magazine 2001 S

[12] ((iJll练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13]齐国鹰《体育统计学》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14]《舞蹈、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5]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新世纪庆典纪念2001年5月

[16]中国国标舞创刊号2001年1 (1)

[17]第二届全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秩序册

[18]第十一届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秩序册

[19]IDSF News A 2587

第9篇:舞蹈论文

布里亚特民间舞蹈风格特征和传承保护

摘要:本文针对在知网发表的关于布里亚特蒙古族舞蹈的相关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进行分析整理与统计, 根据知网中对布里亚特舞蹈所进行过研究的论文加以分析整理。文章从布里亚特族群历史现状分析到布里亚特舞蹈风格特征整理再到布里亚特舞蹈的传承与保护进行阐述, 经过多方应对布里亚特舞蹈资料的整理期望能够把握最新热点, 为接下来的研究供给思路想法。

关键词:布里亚特族群; 布里亚特舞蹈; 舞蹈传承;

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文献调查研究, 主要是对中国知网这个平台进行文献检索调查。其中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期刊文献为五篇, 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文化的硕博士论文为两篇。在知网中使用“布里亚特人”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布里亚特族群文献共有350篇。其中博硕士论文53篇, 期刊论文270篇。在此众多文献中包括了历史文化、民族教育、民族艺术 (舞蹈、音乐、美术、服饰) 、宗教等方面资料。

一、布里亚特族群历史与现状

布里亚特族群是蒙古族的一只古老部落, 其先民一向在贝加尔湖附近生活游牧。在《蒙古秘史》文献中介绍过在1207年孛儿只斤·术赤, 也就是成吉思汗的长子降服了一个林木中百姓的一个部落, 名字为“不里牙剔”, 也就是我们此刻所说的布里亚特人。13世纪末, 蒙古帝国崩塌后, 布里亚特人民为了躲避战争与俄罗斯人建立起了贸易联系和军事联盟, 促使不少布里亚特部落加入到俄罗斯国籍中, 最终成为俄罗斯土地下的属民。在1689年, 满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将布里亚特部落划分为俄罗斯区域, 从此布里亚特人民一向生活的贝加尔湖区域也成为了俄罗斯土地下的一块版图。

在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因为战争与革命的动荡生活, 使生活在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反动官员, 富人以及喇嘛们有了逃离革命寻找安逸之所的想法。自此在1918-1922年期间, 一部分俄罗斯布里亚特人迁徙至我国锡尼河地区开始定居, 并且于当地的边邻民族过着季节性的游牧生活。

二、布里亚特族群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布里亚特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历史与内亚草原游牧所有礼貌紧密相连。该地区历史上以往是匈奴帝国、鲜卑国、契丹国, 也以往是突厥汗国和成吉思汗帝国, 一向处于边境地带”.1在近现代时期随着中俄之间的地区争夺导致了边境战争和冲突, 随着战争而来的则是异族文化的入侵。在1922年布里亚特迁入呼伦贝尔地区后在与周边其他少数民族部落的不断地交融、延续之后文化互融现象十分明显。可是布里亚特族群即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 又在这文化互融中保存了自我本族群传统文化以及自我的独特性。

三、布里亚特民间舞蹈风格特征

布里亚特族群的舞蹈文化和舞蹈风格特征不一样于蒙古族的其他部落, 在蒙古族舞蹈的璀璨文化中自成一系。本文在调查研究关于布里亚特族群的舞蹈文字文献和音频文献的过程中针对布里亚特舞蹈中的萨满教和图腾崇拜文化、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布里亚特舞蹈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这三方面进行了分析。

1、舞蹈中的萨满教和图腾。“布里亚特的古代居民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宗教信仰萌芽, 信奉原始的自然宗教-萨满教。公元三世纪前半期驼鹿在布里亚特蒙古地区当地人的崇拜中占了主导地位, 成为最早的图腾崇拜物。”2可是在如今的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文化中, 原始的萨满宗教特性减少, 大部分的布里亚特族群歌舞目的性都是自娱。可是在布里亚特族群男性舞蹈元素中依旧透露着萨满宗教舞蹈元素的影子。并且男性舞蹈吸收融合了原始宗教舞蹈的动作大、动律小、回旋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 布里亚特族群男子舞蹈中, 既有宗教文化的神秘色彩, 又有如今草原儿女的洒脱大气之美感。

2、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布里亚特民间舞蹈有其古老的传统, 风格古朴, 游戏性强。这种民间舞蹈又被称之为”幺呼儿“, 通常是以游戏开始, 有众多的舞者手拉手, 边歌边舞。”3布里亚特族群最初是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的林木中, 是“林中百姓”的其中一个部落, 之后迁徙到了广阔的草原与多个不一样民族为邻, 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不一样族群文化的互融, 使其舞蹈也有了独特的步伐和自成一派的表演方式。布里亚特民间舞蹈较为有代表性的三种步伐分别是跑跳步、跺步和晃悠步。

在《蒙古秘史》中记载:“蒙古各部和泰亦赤兀剔人在斡难河谷聚会, 推立忽图刺后, 与众人在河边川地的一课大树下欢宴, 舞得天旋地转, 跳得地动山摇。”4由此记载, 布里亚特舞蹈中男性的手拉手跺步的舞蹈形式与蒙古人的树木图腾崇拜有所关系。而此刻的男子跺步特征为, 舞蹈时力量雄厚, 彪悍, 且在双脚跺踏时下身沉稳, 身体下压, 呈厚重质感。

3、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精神

在布里亚特舞蹈《布里亚特舞韵》中“每当节奏缓慢, 歌声悠扬, 进入舞蹈慢板之时, 演员们便开始身体随步伐摆动, 左右脚进行交替向旁迈步、向内摆动。”5舞姿曼妙优美, 身体随动律起伏, 这便是晃悠步的魅力。布里亚特舞蹈是以“横摆”动作为特色, 跑跳步、跺步和悠晃步为基础, 队列方式多以圆圈为主。布里亚特舒展、奔放的舞蹈风格, 表现出布里亚特人特有的民族精神, 这是源于古老的布里亚特古先民几经搬迁, 饱经沧桑, 在艰难困苦的逆境中, 培育出的团结合作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

在第四届小荷风采舞蹈比赛中, 由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民族艺术学校选送的布里亚特民间舞《布里亚特儿童》让我们看到了布里亚特民族的新生力量-布里亚特的儿童们。在这部视频文献中小演员们用他们曼妙的舞姿以及动人的神态为我们演绎出了一群充满着生气代表了布里亚特民族未来期望的布里亚特儿童。小演员们在舞蹈里主要是以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特色“横摆”为主动律, 其中伴随音乐的快慢夹杂着活泼的跑跳步以及悠然自得的晃悠步。此视频文献中, 小演员们其中的一个动作是双腿打开下蹲呈马步, 左右脚交替靠步。上肢在胸前交叠, 头部随身体上下律动不断点头。这个动作在整段舞蹈中虽然不是最多次出现的动作, 可是我认为此动作具有不一样的意义。动作形式简单可是又象形, 以观众的视觉观看十分像是一群孩童骑着骏马在草原奔驰。《布里亚特儿童》这部视频文献让我们看到了草原的新生力量以及布里亚特民族对生活热爱的态度和蓬勃向上的朝气。

四、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在调查研究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时, 借用知网进行文献梳理归类时发现, 我国学者对于布里亚特的人文历史研究较为广泛, 可是对布里亚特的艺术范围尤其是民族音乐和舞蹈领域研究甚少。有关布里亚特的音乐文献在知网中数据为15篇, 舞蹈文献数据为5篇。在舞蹈方面这甚少的文献中, 有两篇文献提及了关于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传承与保护。

《简述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6阐述了布里亚特蒙古人歌舞艺术的主要特点, 以及如何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些团体民间舞蹈。文章提出怎样才能更好的将这些团体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下去这样的论点, 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解答。

第一方面是民间舞蹈保护的研究。文献提到对于民间“原生态”的舞蹈应当尽可能坚持其原貌, 不要随意变化。且保护资料应当是包括舞蹈、服装、道具、音乐、歌词以及表演场地和表演特定功能等方面。我认为在进行布里亚特民间舞蹈保护研究时, 我们能够多在布里亚特族群的婚宴中进行采风和调研。布里亚特族群的婚宴中的歌舞文化目前在舞蹈市场中令人知晓的作品屈指可数, 可是婚宴中的歌舞却又是十分淳朴自然的。

第二方面是课堂维护。因为我们现如今我们学院民间舞都是根据最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为元素所提炼和发展的。可是关于布里亚特的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材却是空白, 所以文献中提出期望政府能够进一步重视修改整理民间舞教材工作, 这也是保护和传承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重要环节。我认为我们也能够在高雅艺术进学校的活动中多多邀请布里亚特的民间艺人进入高校, 相互学习和演出, 让布里亚特族群的歌舞逐渐让大家熟知。

第三方面是舞台保护。文献中认为“舞蹈价值是舞台作品对民间舞蹈保护的重要依据, 能够分为文化内涵、舞蹈研究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7我国目前舞蹈作品市场中, 经典的获奖的舞蹈作品数不胜数, 可是在蒙古族的分支布里亚特族群中, 脱引而出的舞蹈作品却是少之又少, 并且很多人还不了解。可是在布里亚族群部落的日常生活中, 歌舞又是大家的生活必备。那么为什么流传到市面上的布里亚特舞蹈作品这么稀缺呢?我认为布里亚特的舞蹈文化没有全面的系统化教学教案, 而民间艺人也仅是在部落中演出, 没有舞台编舞的经验和实践, 导致布里亚特的舞蹈文化在舞蹈舞台上一向数目较少。

两篇文献对于布里亚特民间舞的传承与保护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出对群众自娱性的团体舞应当怎样进行传承, 怎样进行保护。不仅仅是对布里亚特民间舞的传承具有很好的提议, 也是对我们很多优秀的民间舞蹈的一个很好的提议。

五、结语

布里亚特蒙古族是在旧石器时代就有所记录的民族, 历史源远流长。在文献检索中发现关于布里特民族的文献很多, 可是关于布里亚特舞蹈的文献却极为稀缺。尤其是针对布里亚特的舞蹈音频文献的分析以及以布里亚特的文化背景进行布里亚特舞蹈风格特征的分析这两方面的研究甚少。而现有的两篇关于布里亚特民间舞蹈风格的论文对于布里亚特的舞蹈步法特征以及舞蹈变换的舞阵还有舞蹈素材构成的因素这些方面的描述基本话语都一样, 并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挖掘的资料很少, 这些相关的名词描述在两篇论文中出现的也都是几近相同。尤其是布里亚特舞蹈的体态, 步伐, 形式以及舞蹈的种类都没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虽然关于布里亚特族群舞蹈方面的研究资料甚少, 可是终归还是有学者发现这一领域的空缺, 已经在对布里亚特舞蹈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研究。关于布里亚特民间舞的未来发展, 知网中仅有一篇文献提及此方面。

该文从布里亚特民间舞的的育人层面进行分析, “认为布里亚特民间舞有着能够演变为少数民族大型团体舞、歌舞的潜力。”8文献对布里亚特民间舞所蕴含的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层面入手, 分析布里亚特民间舞的优势, 根据其独特的舞蹈优势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走向。作者更独特的是站在了教育的角度上对布里亚特民间舞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说出布里亚特民间舞有着演变成大型少数民间歌舞、团体舞的未来潜质。此文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十分具有意义!

我们目前所获得的文献资料都是比较浅显和表面。虽然目前仅有五篇布里亚特舞蹈方面的文献, 可是这也是为我们的布里亚特舞蹈理论研究方面奠定了基础, 也对将要研究布里亚特舞蹈的后者供给了材料和着手点。

参考文献

[1] 符·阿·库德里亚夫采夫, 格·恩·鲁缅采。布里亚特蒙古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社会历史室, 1978:178-204.

[2] 宝敦古德·阿毕德。布里亚特蒙古简史[M].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历史研究会, 1985:39-42.

注释

1马克思。中俄当代萨满教发展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 杨晶晶。浅析布里亚特舞蹈的风格特征[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3) :211-213.

3 杨晶晶。浅析布里亚特舞蹈的风格特征[J].赤峰学院学报, 2012, (3) :211-213.

4 特。蒙古秘史[M].官布扎布、阿斯钢译着,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7:17-18.

5 李晓甜。布里亚特舞韵--观舞蹈《盛装舞》分析布里亚特舞蹈[J].经贸实践, 2016, (20) :171.

6 塔娜。简述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J].价值工程, 2011:328.

7 塔娜。简述布里亚特蒙古族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和传承[J].价值工程, 2011:328.

8 春玲。布里亚特民间舞蹈的核心素养及发展未来[J].课程教育研究, 2017, (47) :203.

第10篇:舞蹈论文

[摘 要]本文从舞蹈情感体验的含义出发,从舞蹈这种特殊的艺术表演方式和准确深入体验主角情感是舞蹈表演成功的关键两方面探讨舞蹈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就如何准确深刻把握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提出自我的见解。

[关键词]舞蹈表演 情感体验 主角

一、舞蹈情感体验的含义

“情感”在《心理学大词典》中解释是,感情一词被界定为“情绪和情感的总称”,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心理反应,与环境和感性有关;另一方面是人自身对事物的喜爱和关切之情[1]。

体验是个体身临其境或亲自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它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亲历中获得认知和情感[2]。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者融入主角的情感世界,感受主角在既定环境下的喜怒哀乐,对舞蹈艺术表现力有很大的帮忙,对艺术表演中主角的的塑造也有很大的帮忙作用。

二、舞蹈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1)舞蹈这种特殊的艺术表演方式,要求表演者更深入体会主角情感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3], 经过舞蹈演员的形体动作来表达主角的情感、性格等,在舞蹈艺术表演中,动作的技巧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表现人物内心感情、塑造人物性格特性和精神面貌。舞蹈三要素:动作、造型、表情。在构成舞蹈的诸要素中,动作是居于首要地位的,没有人体动作,就没有舞蹈。舞蹈人物的塑造、舞蹈情绪的表达、舞蹈意境的展现,始终贯彻在舞蹈动作中。可是这些动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体动作,而是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提炼、加工、改造、演化而成的一种具有程式化、形象化的舞蹈语言。这些动作具有必须的形式和规格,并且有确定的名称。例如芭蕾舞的“阿拉贝斯克”(Arabesque)、中国古典舞的“顺风旗”和“小射燕”等。它丰富和提高了舞蹈的表现手段,使舞蹈艺术进一步规范化,同时还有助于各种舞蹈风格的构成和稳定。舞蹈以人体流动美的动态为语言来塑造舞蹈形象,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古今中外优秀的舞蹈作品,无不是由于动作新颖、具有特色、塑造了艺术形象才取得成功的。所以,舞蹈人物的塑造、舞蹈情绪的表达、舞蹈意境的展现,始终贯彻在舞蹈动作中,另外表情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没有表情的融合,有

些动作即使有生动的节奏,也还是没有生命力。

舞蹈除了以动作为表现手段之外,也取决于舞蹈的造型。舞蹈造型是一种人的形体动作,它是以人体的四肢和身段以及表情姿态构成某种相对静止的形态。这种“形”与“神”结合产生的富于雕塑感、美感的形象动作,是对刹那间的生活片段的凝固,一种静态的艺术形象,具有巨大的表现力。许多舞蹈在开场和结尾时,为了渲染场景和人物的诗意美,常把流动的舞姿化为静态的造型,场中出一个特殊的艺术空间,给观众一种新奇的美的享受。

表情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没有表情的融合,有些动作即使有生动的节奏,也还是没有生命力。所以说舞蹈的“律动性”是内在的情感和外部动作相统一的节奏的直接反映和集中体现。舞蹈的动作性还决定了舞蹈创作在题材的选择、情节的安排、人物性格刻画等方面都要体现可舞性的原则。

无论动作,造型,还是表情,最终都是围绕着表达情感,舞蹈只能依靠人体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它不想说话一样那么容易表达,所以更加需要表演者深入体会主角的情感世界,这样才能从日常生活动作中选择、提炼、加工、改造、演化而成的一种具有程式化、形象化的舞蹈语言舞蹈以人体流动美的动态为语言来塑造舞蹈形象,所以说主角情感的体验是舞蹈表演这种特殊的表达艺术方式所决定和每个表演者必须具备的本事。

(2)准确深入体验主角情感是舞蹈表演成功的关键

舞蹈表演是否成功,舞蹈中人物情感是否能感染打动观众,完全依靠舞蹈演员表演这一最重要和最关键一个环节。

虽然主角的性格特性已经在舞蹈编导那构思和编排好,但仍依靠于舞蹈演员在编排好的固定模式下有自我体验自我感动的二度创作,舞蹈演员是否对作品的深度理解,是否能融入自我的情感到作品中去,是否能很好的完成作品,都直接影响整个表演最终的效果。而演员对主角的把握,取决于演员自身的生活经历,气质,性格,和对作品不一样的理解,所以不一样的演员表演同一个主角,甚至是同一个演员在不一样时光或不一样情绪下表演同一作品,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经常说艺术常演常新。所以在表演者舞蹈本事水平相当的情景下,谁的生活轨迹更接近这个主角,谁能更深入的把握主角的内心世界,谁的演出就更成功。

三、舞蹈抒发情感的方式

(1)直接抒发。在舞蹈表演中为塑造人物形象,直接地抒发要表达的某种内心感情,去强烈地感染观众,抓住人物最动情的时刻,以情动舞,把无形的情化为可见的形象。

(2)间接抒发。在舞蹈作品中借助于动物的特征、自然界景物中的形态等,以借物比喻手法,赋予作品以浓郁感情色彩,把生活中感受到的主观感情、真情、活力与客观外界的景物达成有机的统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地反映了我们生活的诗情画意。

(3)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中突出抒情。在情节舞蹈和舞剧中运用“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中突出抒情性”的表达方式,把内心境感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透露出来。抒情并不排斥叙事,它们往往互相渗透,糅合在一齐,一方面以精致的情节发展,一方面着意刻画表现人物心理的复杂多样的感情,在情感抒发方面大做文章,将主人翁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强烈的抒情性才使得观众为舞蹈所牵动,受到深深的感染。

四、如何准确深刻体现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

舞蹈演员怎样样将主角情感转换为自我的情感,如何才能更好的表现主角情感呢?

(1)掌握舞蹈技巧是情感表达的基础

舞蹈始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表演艺术,舞蹈的动作技巧是一齐情感表达的基础。一个舞蹈动作首选要做到位,分寸把握得足够充分恰到好处的力度和舒展性,才能更好的表达情感,如果跳起来歪歪扭扭,落地又不稳,这如何让观众联想到主角所要表达的喜悦之情?

另外舞蹈动作技巧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的学习新的舞蹈动作语言,才能运用于更多可表达的情感。

(2)加强呼吸,眼神,面部表情的训练增加感染力

舞蹈是无需说话的,一切都靠舞蹈演员的表情和舞蹈动作来表达情感。要想控制好主角中的情感,首先得控制好自我的呼吸,舞蹈是在一系列高强度运动中的表演,仅有控制好自我的呼吸,才能让自我的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不变形。这样舞蹈演员才能随着音乐和情节的发展需要展现出相应的喜怒哀乐。有些情感是需要呼吸,眼神,和表情配合来表达的,比如紧张,兴奋,生气,或屏住呼吸,或呼吸沉重,眼神和表情或眯着,或专注,或瞳孔放大,肌肉扭曲。这些都靠平时训练积累才能在表演中更好的表现主角情感。

(3)运用想象升华情感

舞蹈的想象有三种,氛围想象,心态想象,形象想象。氛围想象是对主角的环境身世经历犹如身临其境的幻想感受。心态想象就是透彻的把握主角的心理状态和构成,了解主角在情节中的所思所想,努力做到如问其声如见其人的境界。形象想象就是对主角整个人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的想象,幻想不至于表面,甚至是其内在的人物性格,品质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如果能够在表演前了解剧本的时代背景及主角的背景故事,查阅与时代背景,主角背景同类型的相关资料,经过分析主角的性格特征,分析与自我相同的地方与不一样的地方,在内心与主角内心进行沟通,对主角人物内心世界整体的构思,例如说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主角会怎样样处理,不只在表演中,甚至在生活中以主角自居,全心的投入,逐渐的爱上主角,以主角自居。舞蹈演员能做到这样去把握主角情感世界,舞蹈演出必须会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姜肖.情感体验基础上中职音乐.舞蹈专业教学课题研究,2012;

[3]金秋.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第11篇:舞蹈论文

我对舞蹈的欣赏感受——动作、情感、音乐

摘要:舞蹈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能够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一般用音乐伴奏。舞蹈艺术欣赏能够围绕舞蹈动作、舞蹈情感、舞蹈音乐三方面来进行。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承载着塑造形象、叙述情节、表达情感等多种功能。欣赏舞蹈动作要结合各个舞蹈种类的风格特征、历史背景以及人文内涵,把握舞蹈动作所赋予的相关文化。情感是舞蹈的原动力,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表达情感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目的,情感是舞蹈作品打动观众的真正原因,舞蹈中所有的表现手段都为情感服务。舞蹈音乐不仅仅承担着舞蹈的器乐伴奏,且其本身就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主角内心境感的作用。舞蹈所表现的情绪变化,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形态相一致,它是经过形体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的。音乐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舞蹈艺术同时要进行舞蹈音乐的欣赏。

关键词:舞蹈艺术; 欣赏; 舞蹈动作; 舞蹈情感; 舞蹈音乐;

当你欣赏完一场精彩的舞蹈演出,你可能还意犹未尽、频频回首已经闭幕的舞台。此时你犹如经历了一次奇妙的灵魂洗礼,享受了一场舞蹈带来的精神大餐。那么,舞蹈为什么能打动你的内心,让你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呢?是优美流畅的舞蹈动作,生动趣味的舞蹈形象?还是跌宕起伏的舞蹈音乐,细腻曲折的人物情感?绚丽多彩的演员服装,五光十色的舞美?应当怎样去欣赏舞蹈作品?

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舞蹈艺术的相关知识。舞蹈,是一种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能够表现出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下头我围绕舞蹈最主要的三个元素:动作、情感、音乐谈谈我对舞蹈的欣赏感受。

一、舞蹈动作

舞蹈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是形体动作,它承载着塑造形象、叙述情节、表达情感的多种功能。舞蹈中的形体动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形体动作。舞蹈作品中的动作具有必须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难度较大的技巧本事。

芭蕾舞的动作是程式化的,有一套完整而严谨的动作和体系,它的标志是演员用脚尖跳舞。芭蕾舞对演员动作的要求极其严格、苛刻,如:脚尖向外要到达180度,踢腿要到达必须的高度,旋转必须快而稳,动作要做到“开、绷、直、立”的标准,要能精准地控制手、脚、臂、腿的动作。芭蕾舞剧《天鹅湖》“白天鹅独舞”:舞者伴随着音乐向上舒展;舞者两臂波动,两腿带着身体平稳地旋转。这一系列动作完美地展现出白天鹅优雅、楚楚动人的形象,表现出她在碧波中浮游时的孤傲和悲痛。当我们置身于布景真切的剧场,单单是这一系列舞蹈动作,足矣打动我们的内心,感受到舞蹈的魅力。

民族民间舞的动作最为贴近生活,往往汲取当地群众劳动生活中最典型的人物或动物形象,运用艺术加工,将其凝练为简明生动的舞蹈动作。如傣族舞蹈中孔雀的形象最为常见,舞者充分运用身体、头、和手臂的动作模仿孔雀的优美动态,或优雅地梳理羽毛,或缓步徜徉于水畔,动作惟妙惟肖。朝鲜族舞蹈中,较为常见的仙鹤形象,朝鲜族人民崇拜仙鹤,在其民族舞蹈中有许多类似仙鹤的动态,典雅而舒展,舞者手臂像柳枝摆动,脚步像仙鹤迈步。蒙古族舞蹈中最常见的是模仿骏马和雄鹰的动作,舞者用肩部的抖动来表现马的奔跑,以手臂的波动来表现雄鹰的展翅飞翔。如傣族舞蹈《邵多丽》,以曼妙的舞姿、清新的风格、新颖的舞蹈形式,把观众带入神秘的傣族文化中。“邵多丽”是傣族人对已成年尚未婚嫁少女的称谓,一般指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的漂亮少女。舞蹈传承了傣族舞蹈“三道弯”和“一顺边”的传统风格和动律,并融入现代舞的元素,丰富了舞蹈语汇。表现形式上突破了以往傣族舞常用的独舞或群舞形式,采用三人舞的形式,描绘了三位年轻美丽的傣族姑娘穿着漂亮的傣族长裙,在春天的阳光下欢乐嬉戏的美妙画面。在道具上也一改传统,巧妙地运用了斗笠、竹竿和花,配合不断变换的动作姿态,增强了舞蹈的观赏性。

二、舞蹈情感

情感是舞蹈的原动力,是舞蹈作品中人物行动的内在驱动力。表达情感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和目的,情感是舞蹈作品打动观众的真正原因,舞蹈中所有的表现手段都为情感服务。

优秀的舞蹈作品,必须是在情感上富有感染力,能激起观众情感上的浪花,拨动观众的心弦,从而唤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引起一种或喜悦、或欢欣、或激越、或振奋、或愤怒、或憎恨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是人们在精神生活中所需要和渴求的,经过欣赏舞蹈作品,体验到这种情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如欣赏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部作品反映出伟大的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前赴后继,将革命推向前进的英雄气概。秋收起义的革命风暴,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岁月,革命圣地延安的壮丽风光,抗日游击队的战斗情景,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伟大壮举,这种种历史斗争场面,都经过感人的音乐舞蹈形象,生动地展此刻观众眼前。整个舞蹈丰富多彩,既刚健又柔美,既活力又抒情,时而动人心魄,时而感人肺腑。欣赏完这部作品,感觉理解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情感的革命洗礼。

再如舞蹈《同行》讲述了两个女兵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因为水而产生的一段生离死别的感人故事。舞蹈沿袭“革命的活力,战斗的抒情”这一“前线”艺术风格,汲取军旅舞蹈独特的养分,把两个女兵相互支撑、艰苦同行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们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舞蹈主要经过双人造型和人与水壶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对水和生命的渴望。两个女兵在行军过程中运用了整齐划一的步伐和刚健的技术技巧动作,表现出女兵的坚强信念。舞蹈中运用了很多的托举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表现了行军路上的艰辛和两人团结奋战、克服困难的巾帼英雄气概。小提琴二重奏的音乐背景下两人深情的交流,烘托出军中姐妹的深情厚谊。舞蹈结束在一个富有动感的造型中,强调了“同行”二字。

三、舞蹈音乐

音乐与舞蹈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音乐不仅仅承担着舞蹈的器乐伴奏,并且其本身就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主角内心境感的作用。舞蹈所表现的情绪变化,与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形态相一致,它是经过形体动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的。

比如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斗笠舞”,万泉河边,黎族姑娘们手捧新编的斗笠,载歌载舞慰问红军。舞蹈音乐为一段合唱,主题音调源自黎族民歌《五指山歌》,音乐亲切热烈,在音乐声中,黎族姑娘们翩翩起舞,热情多姿;娘子军英姿飒爽,豪迈干练。音乐既表现了军民一家的鱼水深情,也塑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欣赏舞蹈作品时,这三个因素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不能孤立地从某一个方面去欣赏。总之,舞蹈欣赏并不神秘难解,多了解学习、熟悉了舞蹈,自然会逐步提高舞蹈欣赏的水平。《文心雕龙》有言:“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一个人“晓声”和“识器”的欣赏本事,来自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对于优秀的舞蹈作品,仅有很多欣赏,深入体会和理解,才能充分感受到舞蹈艺术散发出的艺术魅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前,刘清华.音乐与舞蹈[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2]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5]田静.中国舞蹈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6]高彩荣等.芭蕾舞剧歌剧名曲精选[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4.

[7]贾安林,金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刘青弋.中外舞蹈精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9]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1]袁禾.大学舞蹈鉴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黄小明.中外舞蹈鉴赏语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12篇:舞蹈论文

群众舞蹈作品中音乐的作用探究

摘要:群众舞蹈表演要确保人、舞、乐三者的有机统一, 才能够带动全场的情绪。为了增强现场的感染力, 应当做到确保音乐与舞蹈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而切实提高群众舞蹈表演的观赏价值, 带给观众完整的视觉与听觉感受。本文将具体阐述群众舞蹈表演中音乐具备的功效, 并以此为出发点做出策略分析。

关键词:音乐; 重要性; 群众舞蹈表演; 感染力;

环境能够与个人大脑产生联系, 经过音乐环境创设能够带动舞蹈表演者的情绪, 舞蹈是一门艺术, 关键在于其重点不仅仅在于专业技巧上, 其中最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与碰撞。舞蹈表演者与音乐应对面交流, 较快产生情感共鸣, 确保舞蹈表演更加生动, 为舞蹈注入灵魂。

1、舞蹈表演中的音乐体现

群众舞蹈首先有一个严格的界定, 就是要塑造特定的舞蹈形象, 音乐与舞蹈之间互通有无, 两者相互合作, 呈现鲜明的舞蹈形象。大多数舞蹈类型都是在音乐基础上进行编排设计的, 舞蹈动作配合贴切的音乐, 带给观众视觉的完整感, 让舞蹈不再是干巴巴的独立存在, 满足群众的审美眼光。有人将舞蹈贴切比喻成空间艺术, 音乐能够完成资料补充, 极大的拓展了这一空间的深度与广度, 具有重要意义。

2、群众舞蹈表演中音乐应当具备的功效

2.1 群众舞蹈表演中的音乐应当拥有通感性

通感性是一种感觉特性, 其中包含视觉、听觉、触觉, 其最高境界就是经过舞蹈与音乐创设固定情节, 将观众带入到创设的情境中, 从而产生必须的记忆体, 这种印象是长久不变的, 扎根在观众内心深处, 这就意味着就算观众在表演中途闭上眼睛仍能够感受到舞蹈动作, 到达乐奏其容的效果。音乐能够最大程度的延伸舞蹈价值, 它是舞蹈表演的加分点, 出神的音乐能够增添不一样的色彩。我们应当将研究目标放在如何确保群众舞蹈与音乐的渗透融合, 采用何种方式统一两者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寻求路径, 让观众能够透过音乐体会舞蹈更深层次的含义, 将作品的主题思想进一步的具体化、直观化, 做到闻声识意的效果。以上是通感性的一种分析, 通感性还具有另一层含义。那里所说的特性就是能够让舞蹈分层处理, 分成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两种方式。两者是统一与分散的关系, 借助音乐找到节奏的联系, 为了确保这两大节奏能够直击观众内心, 应当从音乐力度入手, 从而满足不一样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要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2.2 群众舞蹈表演中的音乐应当富含节奏特征

舞蹈要迎合音乐节点, 要保证舞蹈能够与各个音乐节拍完美衔接在一齐。群众舞蹈表演舞者数量较多, 本身就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出于综合考量, 应当确保群众舞蹈表演中的音乐赋含节奏特征, 舞者以节奏参考标准, 变化舞蹈动作, 从而保证舞蹈的完整性和整体性。节奏是音乐的一大根本。音乐类型较为多样, 展示的风格千变万化。节奏能够说是群众了解舞蹈性质的一大基准点, 当节奏进入观众内心时其情绪发生变动, 跟着节奏不断转换, 这时观众的思想放空, 身体不由自主地根据舞蹈进行舞蹈。观众反应是评判表演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做好音乐选择能够保证在舞蹈表演高潮区观众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从而到达较好的舞台效果, 不负之前的精心排练, 让舞者汗水挥洒的更有意义。

3、发挥群众舞蹈作品中音乐的作用, 提高音乐整体感染力

在传统舞蹈表演中大多是音乐先响起, 起到一个奠基作用。所以应当将工作重点放在音乐设定上, 保证其合理性与科学性, 经过音乐激发群众对舞蹈的观赏欲望, 提升群众的期待感, 另外要保证音乐与舞蹈主题的统一性, 确保音乐与群众舞蹈之间交相辉映, 提升整体效果。

3.1 借助音乐优化群众舞蹈结构

舞蹈动作编排是确保群众舞蹈表演质量的根本, 一些舞蹈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难以再进一步的发展。这时候就要转变角度看问题, 将精力放在音乐设定上。当舞蹈高潮时音乐也播放到了关键时期, 音乐旋律能够将舞者的形体动作扩大化。随着在观众内心建立必须联系, 当音乐反复时观众会根据音乐产生联觉, 能够拉近作品与观众的内心, 获得观众的认同感。声音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人们经过声音诉说情感、分享心境。音乐能将无声的舞蹈表演有声化处理, 经过音乐感受舞蹈所表达的情感, 弥补观众心灵空缺。

3.2 音乐能够同群众相互映合

音乐与舞蹈之间相互联系, 是同呼吸的双向体。我国国土辽阔, 不一样的水文条件下的群众舞蹈韵味具有差异性, 这一地域差异是舞蹈的一大看点, 音乐是延展地方舞蹈特点的有效途径。所以应当将舞蹈建立在节奏感上。我们经过分析能够发现西藏舞的节奏较快, 能够从节奏中感受到粗犷、豪迈的文化特点, 在内心中塑造西藏人物形象, 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人文气息。群众舞蹈应当与音乐融合, 展示鲜明的风格, 促使观众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要想确保音乐与群众舞蹈的相互映合, 应当加强分析, 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 优化整体布局。

3.3 群众舞蹈风格决定于音乐

舞蹈能够凝练一种气质, 若不懂舞蹈, 难以体会感受舞蹈的魅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观众往往找不到进入舞蹈世界的切入点, 音乐作为打开这一世界的大门, 能够有效帮忙观众了解舞蹈, 深入体会舞蹈, 优化认知、体验的全过程。经过音乐能够感受到舞蹈的变化, 让舞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律动美, 具有重要意义。

4、结束语

舞蹈与音乐是辩证统一的存在, 经过视觉与听觉冲击能够让观众产生联觉, 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之下, 将思绪分散, 在观赏的同时感受到欢乐, 得到享受。为了增强整体效果, 应当把握好整体, 利用音乐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舞蹈与音乐的交相辉映能够优化表演过程与结果, 应当加大设计力度, 进取寻求舞蹈与音乐相互融合的路径, 并发挥主观能动性, 将设想变为现实, 从而增强群众舞蹈表演的美感, 设置特定的表演氛围, 让舞者尽情绽放自我, 到达较好的表演结果。

参考文献

[1]何海林, 刘玲。音乐在群众舞蹈表演中的感染力[J]音乐时空, 2014 (5) :107-107

[2]刘德欢, 肖灿。音乐在舞蹈表演中的感染力[J]音乐时空, 2016 (7) :85-85

[3] 宋华荣。音乐在群众舞蹈表演中的感染力[J]鸭绿江 (下半月版) , 2017 (9) :89-91

第13篇:舞蹈论文

摘要:

艺术表现力是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感染力,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和灵魂所在。舞蹈作为一种源自自然、来自人类灵魂深处情感的生动肢体表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是经过舞者而传达给观众的,使观众受到触动,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这对从事舞蹈专业学习的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艺术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探讨艺术实践对舞蹈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

艺术实践;舞蹈;艺术表现力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走出课堂,从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不断汲取舞蹈艺术灵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地理解知识,主动重组和重建自我的知识体系,让学习充满乐趣,这是每一名学生和教育者期望看到的。艺术实践正是舞蹈专业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吸纳的一种转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培养舞蹈专业的学生的艺术表演力及综合本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艺术实践的定义及内涵

吕艺生在《舞蹈教育学》一书中,称舞蹈专业的艺术实践就是舞蹈实习,他认为舞蹈实习包括了舞蹈表演、编导、教学、写作等,舞蹈表演专业的实习主要是舞台表演,侧重学生舞台表演本事的锻炼。舞蹈教育专业实习的资料包括模拟教学、实际教学和论文。作者认为,舞蹈作为一门集音乐美、形体美、服装美、舞美设计等多项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以其高雅时尚的艺术品位和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翩翩风韵,无论是生动活泼的舞台演出、还是严谨科学的教育教学、论文书写,对于从事舞蹈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都有着“感于外、发于心”的本质提高,是艺术表现力来源的沃土。

三、艺术实践对舞蹈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的作用

(一)舞蹈艺术实践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为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舞蹈课和舞蹈实践活动(如舞蹈比赛)结合提高学生审美观舞蹈课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教学方式主要围绕讲解——训练——讲解进行,教师以主导地位的主角传授舞蹈基础知识,学生基本是被动理解者,周而复始,学生对舞蹈课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为提高舞蹈课的教学质量,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舞蹈艺术实践比赛活动,把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舞蹈实践比赛中去,注重学生对舞蹈知识的应用,体验、赏析和创造。要强调艺术实践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对舞蹈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检验,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注重舞蹈课和艺术实践比赛活动的相结合,为给学生供给艺术实践的机会,经常参加艺术实践比赛活动的学生同没有参加艺术实践比赛的学生相比,他们之间是有必须差距的。所以,经过必须的舞蹈知识学习后,要安排和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比赛活动,把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舞蹈知识更广泛的学习兴趣,到达培养舞蹈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二)舞蹈艺术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模仿力,进而提高其艺术表现力

舞蹈是一门不仅仅注重形式美,同样还十分注重思想情感内涵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舞蹈美不是一般的人体动态美。而是一种饱含诗情,富于乐感的人体动态美。学生在舞蹈艺术实践中经过对大自然和生活的创造性模仿,能够提高其表现力,如挤奶舞就取源于劳动,它是模仿牧民给牛羊挤奶的动作来表现人民的智慧、劳动的美。经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如“三下乡”、“舞蹈采风”等方式,学生缩短了舞蹈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逐渐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作者认为,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的反映,它属于上层建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艺术的再现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离开了人类社会生活,离开了劳动实践,也就没有舞蹈艺术,在文字记载的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各个不一样的历史时代,有过各种不一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资料,舞蹈艺术正是在这些多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资料的基础上,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时代的印迹,从无到有,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资料、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不仅仅能够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演和创作灵感,从而提高舞蹈的艺术表现力。

(三)舞蹈艺术实践能够提高学生创作、表演、欣赏水平,从而促进艺术表演力等综合本事的提高

舞蹈实践包括舞蹈创作和舞蹈表演,而这两者都经历着从客观现象到主观意象再到舞蹈形象这二种时空状态的两度转化过程。从素材到舞蹈艺术的转化就是创造过程。舞蹈艺术源于生活。人们在生活中会有很多感悟,但表达不清楚,而创造本领的前提就在于发现、升华,例如,讲解舞蹈《小金鱼》时,我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观察鱼的形态、觅食、嬉戏的全过程,并要求低年级学生设计一组舞蹈造型动作。学生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想象出的肢体动作也十分丰富,有身体的扭动、面部表情的夸张表演、手部动作的配合,十分具有创造力也十分可爱,回到课堂再度讲解《小金鱼》时,学生情不自禁的发出了“原先是这样”的感慨,学习效果十分好。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参加辽宁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电视台“双拥晚会”、去日本昭和大学演出、去法国演出等一系列艺术实践活动,不仅仅能够开阔学生眼界、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创作、艺术表现力等多种本事,从而是各种艺术实践成为了舞蹈艺术表现力的“活化剂”,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在自我的舞蹈艺术专业上发挥创造力。

四、艺术实践是艺术表现力的沃土,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艺术实践的新途径

学生的舞蹈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是学生的外部形态动作和内部情态动作的综合培养。只要教育者努力探寻舞蹈教育的发展趋势、发展规律和发展途径,创造性的开展艺术实践活动,那么,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外部舞蹈动作与内心境感语言的技能,来进一步创编舞蹈动作,发挥其表演才能,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美的创造本事就不在是一句空话。艺术实践,对于每一位教育者来说,不仅仅仅是单纯的“演出”、“表演”;更应当是“教和学”的完美统一,是学生主动吸纳知识过程,更是“教学实践”、“舞台实践”、“创作实践”的沃土,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当开拓思路,创造性的开展艺术实践活动,使舞蹈教育、教学告别“机械化”的操练,让学习充满乐趣,到达教育的最佳效果。

第14篇:舞蹈论文

编舞技法在民族舞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民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 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创新和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民族舞蹈的创作。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 合理运用编舞技法, 能够有效提升所创作民族舞蹈的水平。对此, 本文对民族舞蹈及其编舞技法进行概述, 分析了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 编舞技法的运用现状以及在运用时应当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民族舞蹈创作; 编舞技法; 民族文化; 民族精神; 运用要点;

1、绪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更加注重经过观看演出, 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民族舞蹈表演是各种文艺演出舞台上经常出现的演出形式, 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 民族舞蹈也应当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 应当重视编舞技法的运用, 以此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实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提高。

2、民族舞蹈和编舞技法概述

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是在各民族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构成的, 不仅仅仅具有娱乐的作用, 还能够传达情感。编舞技法是指在进行舞蹈创作时所用运用技巧和方法, 是舞蹈创作者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根据舞蹈特质的不一样, 能够分为多种, 例如, 在对舞蹈动作进行创作的过程中, 有重组法、重叠法以及拆分法等等。在进行编舞时, 能够根据实际情景, 综合运用多种编舞技法。

民族舞蹈创作包括选材、处理和编舞三个环节, 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 要想创作出优质的作品, 不仅仅仅需要创作者具有高超的水平和专业的本事素质, 还应当灵活合理的运用编舞技法。

3、民族舞蹈创作中编舞技法的运用现状

3.1 民族舞蹈创作缺乏创新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更加注重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 对于所观看的舞蹈表演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此种情景, 民族舞蹈的创作应当不断创新, 但就实际情景来看, 很多民族舞蹈表演大都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 缺乏创新性。这与没有深入进行理论研究有很大的关系, 民族舞蹈理论是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基础, 由于缺乏理论指导, 对于编舞技法的运用也不够合理, 导致民族舞蹈创作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3.2 创作者文化内涵有待丰富

民族舞蹈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 民族舞蹈还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风貌以及特色等等。所以, 要想创造出高水平高质量民族舞蹈作品, 对于创作者的本事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现阶段, 虽然一些创作者的本事和素质很高, 但由于其文化内涵不够丰富, 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 不能够根据民族文化的内涵合理运用编舞技法进行创作, 只是单纯的表此刻舞蹈动作上, 这很难提升作品的艺术性。

3.3 编舞技法的运用较为单一

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 综合运用多种编舞技法, 能够实现系统优化, 从而到达部分大于整体之和的效果, 提升作品的艺术水平。但当前由于创作者存在思维局限, 在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时, 仅仅运用一种编舞技法, 这导致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显得较为单调, 达不到良好的演出效果, 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民族舞蹈创作中编舞技法的运用要点

4.1 将民族精神融入创作过程中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的, 其中包含着文化、风俗、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资料。所以, 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 融入民族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对此, 在进行创作之前, 创作者应当对该民族的民族精神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将其中具有代表性以及鲜明特色的素材, 融入到舞蹈创作中, 不仅仅仅只体现的表面的动作, 更体此刻精神层次, 从而创作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舞蹈作品。

4.2 丰富创作者的文化内涵

目前, 存在多种编舞技法, 是否能够将其合理运用于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 与创作者的水平、本事和素质具有很大的关系, 异常是创作者的文化内涵对编舞技法的合理运用具有很大影响。在此种情景下, 应当不断丰富创作者的文化内涵, 仅有如此, 创作者才能够在深入分析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合理运用编舞技法, 进行民族舞蹈的创作。

4.3 综合运用多样化的编舞技法进行创作

民族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民族舞蹈的呈现,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仅仅仅与民族风俗习惯有关, 还与必须的自然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 在进行民族舞蹈创作时, 也需要结合各民族的实际情景, 综合运用多种编舞技法, 实此刻舞蹈动作以及时光和空间方面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例如, 对于不一样的动作应当配合相应的表情, 以此来表达作品的情感。还例如, 在不一样的时光和空间状态下, 应当配合相应的舞蹈动作。

5、结语

综上所述, 民族舞蹈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 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和创新, 做好民族舞蹈创作。对此, 应当合理运用编舞技法, 在民族舞蹈创作的过程中, 融入民族精神, 以此来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刘芸。浅谈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编舞技法的运用[J].科技资讯, 2017, 15 (15) :226-227.

[2]王静。论民族舞蹈创作中如何运用编舞技法[J].大众文艺, 2018, No.438 (12) :145-146.

[3] 高洁。浅谈现代舞编舞技法在民族民间舞当中的运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 (30) :183.

[4]孟泽婧。浅议编舞技法在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 2016, 36 (7) :176.

第15篇:舞蹈论文

摘要:

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行最高的专业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仅要拥有必须的艺术实践本事(包括普通话、歌唱、舞蹈、钢琴、美术等技巧),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与待人接物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以及良好的科研本事。本文尝试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中关于经验的结构整体概念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的教学法进行某一方面的分析,并加以借鉴,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去。

关键词:

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十分强的学科。与此同时,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行最高的专业之一,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定单”来保证自我的教师资源。然而,每年仍然面临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景。究其原因,是因为社会不是缺少幼儿教师,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就需要学前教育的教师,不仅仅要拥有必须的艺术实践本事(包括普通话、歌唱、舞蹈、钢琴、美术等技巧),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与待人接物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以及良好的科研本事。

而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构成较本科相对多样。但归结起来有以下共通点:首先,对学前教育专业有必须程度的了解(至少明了毕业之后的工作去向及自我的职业发展方向);其次,本身对艺术比较喜欢或者有必须的艺术素养;再次,幼儿学前教育最基本的年龄段是5—6岁,因而作为他们的教师,有耐心,性格相对稳定是必须要有的先决条件。

相对于艺术类学生更注重专业方面的要求,学前教育大专的学生在专业程度上未必有很深的要求,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又要求她们具备艺术传播方面的基本素养。这其中就包含了舞蹈等艺术类课程教学法的问题。作为艺术类课程的重要环节,舞蹈类课程的教学几乎贯穿了学前教育专科教学的始终,比较多所高校的专科教学大纲来看,舞蹈课程的设置不外乎舞蹈形体、各个舞种(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爵士舞等等)的学习,及幼儿舞蹈的教授与编创技法。众多的课程,繁多的舞种,怎样样才能在舞蹈基础不是很深厚的情景下尽快的掌握各个舞蹈的舞种风格,并且让没有太多表演经验的人迅速进入舞蹈状态并提升自信是学前教育专科学生将面临的问题。

教学目标一致,教学资料固定,然不一样的教师教授的学生呈现出不一样的教学结果,除了学生自身的素质之外,教师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产生不一样的原因。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学的理性化思维就是教学方法。用教学方法指导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几十年来,舞蹈教学方法在其传承的过程中,应当成为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而不应当成为其在探索过程中的羁绊。教师想要实现教学设计和控制的科学化,必须对其教学资料进行科学的和本质上的认识,一旦认识有了偏差势必得不出科学的方法论,更谈不上科学的指导和控制,相反,则会导致教学的盲目性。

那么如何利用舞蹈教学,发挥课堂的作用,切合实际的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有的学者认为“素质教育是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不只限于文化艺术学科素质”。所以课堂教学不应作为素质教育的唯一方法,这一说法不无道理,但就目前来说,社会以考试为主要的录用人才的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校考核教学效果的方式也没有彻底改革,所以,学生在学校的活动还不能脱离课堂教学这一主要形式。任何将学校教育游离于课堂教学这一主要形式之外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课堂教学从任何一方面来说,都不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障碍,也不是产生应试教育的温床。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淡化课堂教学,另辟蹊径。我们应当把注意力放在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方式上,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呢?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光内获得更多的知识。要到达这一要求,作为教师来说就要根据学科知识特点,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设置必须的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和教师的主导功能“以导促学”完成课堂要求的基本任务。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舞蹈课堂教学都是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经过不断的练习到达逐渐掌握、不断巩固的目的。经常复习和舞台实践,就不致有学新忘旧的现象。利用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教学课程的精心设计和舞台的表演实践,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和获得知识技能的欢乐感,构成良性循环,减轻学生学习的课堂负担提升自信,获得较多知识和对舞蹈学科更多的了解。

2、注重学生本事培养。素质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本事,而本事又是在知识的教与学中能中构成的,所以加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本事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资料包括:

(1)观察本事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高级知觉形态,它是一种进取的本事。据测,人的信息量的30—90%是经过视觉观察得来的。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因而舞蹈课程的教授,首先要有观察的本事,要观察生活,观察各类舞蹈活动,并且在观察中善于以舞蹈家特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归纳。让学生学会分析、观察所得的信息,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从而发挥意识对学生智慧的启迪作用。

(2)培养思维想象本事。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本事包含的范围很广,舞蹈学科的思维力主要指形象思维本事,异常是动作思维本事。当它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它本身也存在动作的抽象思维本事。一个经过系统训练的舞蹈家,对动作的敏感性,就具备归纳、概括、划分与综合的本事。所以十分的利于培养他们对表现与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凭借观察记忆中的各种信息,运用思维形式,经过主观的加工、组合与改造,创造出过去未曾感知过的舞蹈形象的'一种心理过程。

舞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的扬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它往往体此刻教学方法的个体差异性上。在舞蹈教学实践中,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产生出的效果和效应大不相同。如果授课人不注意新的教学方法的学习,始终固守落后的教学方法,不但意识不到它的错误和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危害,恰恰相反,却依然盲目地行进在这条所谓的正确的道路上。而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一种进取的、具有探索精神的、值得肯定的态度。它在某一点或几点上突破陈规,脱颖而出,并在教学实践上取得成功。这种进取的教学态度所孕育出的新的教学方法,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必然会成为舞蹈教学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总之,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教学方法在总结继承、与时俱进的基础之上还要做到的就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仅有不断秉承这一指导思想,才能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

相关文章推荐
 环保主题演讲稿300字范文01-06
 保安年终总结报告范文大全12-26
 混凝土企业年终总结01-15
 企业年终总结报告范文12-26
 血透室护士年终总结2015年03-08
 个人年终总结结尾怎么写03-05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3000字01-20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2-14
热门栏目
句文美文句子造句大全读后感祝福语范文歇后语谜语古诗
热点文章
2021-04-12 请问我想办一个营业执照要多少钱啊
2020-11-30 旁站监理记录范本精选
2021-01-03 六年级学生暑假计划表
2021-02-04 关于国庆节手抄报内容大全
2020-11-15 爱心符号大全